日期:[2018年12月10日] -- 生活晨报 -- 版次:[A11]

胡适北大演讲被嘘

  人生少不了会遇到尴尬事,胡适也不例外。
    1934年秋的一天,北京大学在大礼堂召开全体师生大会。北大校长蒋梦麟首先讲了一段法国“最后一课”的故事,目的是劝学生安心读书,不要掺和国事。这种论调很不合血气方刚、希望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的年轻学生的口味。
    轮到胡适上台讲演时,台下嘘声四起,伴以巨大的喧哗声,经久不息。胡适演讲得极其艰难,他说一句,学生嘘一阵。胡适气得发抖,说:“你们不是北大的学生,北京大学的学生是有理智的,应该站起来保护真理。”此言一出,更是火上浇油,谴责声、叫骂声越来越厉害,胡适不得不尴尬地从讲台上下来。此后,胡适就很少在北京大学的公开场合露面了。
    胡适因提倡白话文运动,也曾多次遭遇尴尬事。1919年,林纾在小说《荆生》中写了三个书生,其中一个归自美洲的狄莫,隐指胡适。在另一篇小说《妖梦》中,林纾写阴曹地府一所学校中有三个“鬼中之杰出者”,其中副教务长秦二世,又是指胡适。虽遭遇尴尬,但胡适心存宽厚。1924年林纾去世,胡适还在《晨报》发表文章,对林纾给予公允之论。
    还有一次,胡适想刻一枚“胡适之印”的名章,请京城一位篆刻家刻印。这位篆刻家坚决反对胡适提倡的白话文,当面质问:“胡博士提倡白话文,怎么也用‘之乎者也’的‘之’字呢?”最后,他刻了一方印,上书“胡适的印”。
    据《北方时报》史飞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