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年11月28日] -- 生活晨报 -- 版次:[A1]

中老年人喝水不一定要“卡点”

  中老年人注重健康,尤其喜欢简单易行的养生之道。于是各路“养生专家”们投其所好,想出了种种不花钱的养生指南。最近就有这样一个视频宣称:“中老年人每天必须喝四次水。”这四次水分别是:早上起来、中午睡醒、晚上睡前和起夜之后。这些说法有理吗?
    视频中的“专家”说:睡前喝80—100毫升水,能保护肠胃、神经和血管,还有助于睡眠。但并没有解释为什么睡前喝两口水有这么大作用。
    专家的观点是必须喝,意味着如果不喝,就会伤害肠胃、神经和血管,影响睡眠。这么笃定的判断,需要强大的证据,可视频中并没有提供。大家不妨想一想:那些睡前不喝水的人,是不是因此肠胃、神经、血管或者睡眠就受到了伤害?
    “专家”还称,起夜之后必须喝上两口水,因为这是“救命的药”“保护心脏和血管的药”。“专家”还对此进行了解释:睡觉之后血液循环是慢的,容易形成阻塞和栓子,而喝两三口水就能起到“润滑”和“稀释血液”的作用。
    睡眠时心脏跳动变缓,血液循环变慢,这是人体对于对身体运动状态的一种调节。且不说人体对于血液中的水会自动调节,缺水了会感到渴,多了会排出,即便是专家说的“50—100毫升水”完全进入血液,对于血液也没有多大影响。首先,水会跟血液完全均匀混合,无所谓“润滑作用”;其次,人体内的血液总量大约有4500毫升,50—100毫升的水只是增加了2%左右的体积,产生的“推动力”和“稀释作用”微乎其微——靠它来避免血管栓塞,只能是臆想。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喝水呢?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成年人每天需要摄入近3000毫升水,其中饮食可以提供一小半,直接喝的水一般在1500—1700毫升。
    至于什么时候喝水,并不存在哪个时间点“必须喝水”的说法。比较广为接受的两种说法是:
    1.感到口渴或者尿液颜色变深,表示身体缺水,应该尽快喝水;
    2.随时喝水,不要等到口渴再喝。
    其实,人体不是一台脆弱的仪器,并不需要精确地按时定量供给所需要的水和食物。只要不长时间出于脱水状态,早点喝晚点喝、多喝点少喝点也没啥问题。
    据《江南保健报》食品工程博士云无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