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年08月13日] -- 生活晨报 -- 版次:[A10]

天堑变通途

  我的家乡位于黄河岸边,距保德县城30公里。放在交通现代化的今天,这仅是咫尺之遥,可在交通闭塞的年代,却“难于上青天”。
    从家乡到县城,沿黄河行走虽为捷径,可黄河沿岸壁立陡峭,俨然一道天堑。虽有羊肠小道盘桓在悬崖峭壁上,普通行人根本不敢行走,唯有逆水行舟的纤夫攀行于此,但因壁险峡深,屡有伤亡事故发生。在沿河居民的意识中,途径山头、杨家湾等村庄的盘山路是通往县城的必经之路。可是,走这条路要跨过两座大山,攀越60多度的陡坡,趟过6条小河,行人必须挽裤腿、脱鞋袜蹚过去。其中的朱家川河,水流急水面宽,如遇山洪暴发,人便不能通过。
    我记忆中,有几次进城、回乡路印象深刻。我12岁那年跟着大人们去过一趟县城。当时,大人们要去马家滩的二郎庙背救济粮,我则想要跟着出去见见世面。我不记得是如何通过这些路的,只记得到达目的地后,我浑身的骨头像散了架,歇了一夜才缓过来。第二天,我跟着大人们在城里兜了一圈,算是开了眼界。返程时,众人都背着沉甸甸的粮袋,行进缓慢,我拖着疲惫的身子跟着。我们用了两天时间才回到家中。走一趟县城用了4天的时间,还累得筋疲力尽,至今想来都心有余悸。
    我刚结婚那年,按乡俗要在男方家过春节,我和妻子便在春节前踏上了回家的路。妻子家住县城,她从未走过山路,我只好想办法搭车回家,费了很大周折才搭上一辆开往南河沟的运粮车。那时刚下雪不久,道路很滑,我们早晨从县城出发,直至太阳落山时才行到袁家庄村,可离老家还有15公里。我们只得摸黑步行到牙前塔村,在一位老同学家过了一宿,第二天才起程回家。返程的路也不顺当,天刚亮上路,到城里时已是华灯初上。
    改革开放后,保德县委、县政府开通了县城至冯家川段的沿黄公路,途径冯家川、土崖塔、南河沟、桥头等地,与冯依线、东依线相连。
    沿黄公路通车后,从我的家乡到县城一段,道路平整,路面宽阔。从县城乘车坐班车回家不到一小时,乘坐小车仅用半小时。从县城到冯家川,过去要绕道南河沟和依谢塔,现在到南河沟,反过来要绕道沿黄路,原来的天堑成为全县路况最好的坦途了。刘应明(忻州市委老干部局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