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年07月13日] -- 生活晨报 -- 版次:[A1]
一颗小行星以他命名,慈善家田家炳离世

他自封“一尘老人”曾捐助323所学校

  7月10日,田家炳基金会官方网站发布《田家炳博士讣告》,宣布田家炳先生于上午安详辞世,享年99岁。记者采访了解到,素有“百校之父”美誉的田家炳生前对教育事业发展给予了极大支持。
  自封“一尘老人”
    田家炳是香港化工业大亨。1919年,他出生于广州梅州市大埔县。16岁父亲逝世后,他弃学从商,先到越南推销瓷土,后转往印尼从事橡胶业。1958年,田家炳举家迁居香港,在屯门填海造地建起田氏塑料厂、田氏化工城,逐步创办起香港最大的人造革企业。1980年,田家炳已是香港知名的亿万富翁。大家称他为“香港人造革大王”,他却自谦:“我是做小生意的!”
    1982年,他成立纯公益性的非盈利机构——田家炳基金会。至今,该基金会已在国内资助大学93所、中学166所、小学44所、专业学校及幼儿园20所、乡村学校图书室1800余间。
    1984年,田家炳将化工厂的经营权交给下一代,并规定每年至少捐出工厂利润的10%用于公益。
    田家炳的生活朴素是出了名的。他的一双鞋穿了10年,袜子总是补了又补。在外人看来,田家炳过着刻板的晚年生活:早上6点起床锻炼,做自创体操、散步;四片面包涂果酱的早餐40多年未变;有时从家步行到地铁站,到田氏企业中心看看,儿女要来接送,他都摆摆手。
    1994年,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将2886号小行星命名为“田家炳星”;1996年英国女皇在白金汉宫授予他M.B.E勋章;他是数十所大学院校的荣誉博士、院士;国内有70余市授予他荣誉公民、荣誉市民称号。但他却自封“一尘老人”。他说,自己只是人世间一粒小小的尘土。
  “不是只有挣大钱才是成功”
    2009年11月,90岁高龄的田家炳来到华南农业大学田家炳综合训练馆揭牌,并连开两场讲座。在华农工作的飞羽(网名)回忆说,那一次讲座,田老至少回答了10个听众提问,“作为90高龄的老人,能拿出这么多时间精力与学生认真交流,可见他支持教育不止用钱,也很用心。这让我感到深深的敬意!”
    飞羽问:“作为一位成功企业家,在经营方面有哪些经验?”田家炳先生说,不认为自己很成功,只是在经营管理上守本分,做好自己的事业,不做错事,不欠人钱。他认为成功概念不妨放大些。不是只有挣大钱过优越生活才是成功;教师把学生教育好了,能帮助有困难的人,都是成功;家庭和睦幸福,这也是成功。做人没有好的品行,即使一时拥有巨大的财富权势,也可能因为一步走错而全都失去,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有人问他遇到迷惘困难的时候怎么度过?他说,自己没有迷惘过,一直踏实地做人做事。比起其他更困难的人,觉得自己遇到的困难没有克服不了的,大困难可以变成小困难,小困难可以变成没有困难。
    有的人问他怎么和别人融洽相处,他回答说,要为别人着想,多一些包容。他的儿子在旁边微笑着说:我们家里有五男四女9个孩子,能把家庭建设得和谐,处理好大家之间的人际关系,就是很了不起的,比起做企业和财富上的成功,这个更值得自豪。“那天台下气氛很热烈,要求提问的人越来越多,称呼也从田先生变成‘田爷爷’,可见老人家的人格魅力已经不知不觉地感染了听众的心。最后结束时,听众全体起立鼓掌,目送田先生离开。能够听这样的一次讲座,对于每个人都是一种精神上的鼓舞。”飞羽说。
  贱卖亿元别墅只为捐建学校
    广东省客联副会长田诒承是田家炳的侄孙,他回忆自己和叔公相处的细节时不断感慨。“2001年,我和家人去见叔公时发现,他从大别墅搬到了一套小洋房去了,我心存疑团,不能理解。当时叔公叔婆亲自带我们来到公寓楼新居合照留念。叔公在九龙塘的别墅是上世纪60年代购买入住的,80年代重建,近600平方米的居住面积,400多平方米的花园,70多平方米、高4.5米的大客厅。叔公将700多平方米价值亿元的花园别墅卖出,转租130平米的公寓,这是为什么呢?叔公给我们解开了谜团:别墅能卖5600万元,又可资助20多所中学,一幢幢教学大楼的建成,其价值比自己居住要大几十倍,精神上的享受也比物质上的享受好得多。我突然然想起诺贝尔的一句话:普及教育就是普及繁荣。这下我们也就更理解炳叔公卖大别墅而租公寓的原因了。”据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