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年02月19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A11]

春联一贴好 年味儿就填满

  ■ 王臣霞
  今年的冬天,雨雪格外少,进了腊月,天气反倒暖和起来,原本该愈加浓郁的年味儿被冲淡了不少。
  春节前,单位邀请长治市文联书法名家写春联,一张张红纸在桌上铺展开来,喝饱了墨汁的笔锋蜿蜒流转,干警们围成一圈,等待着把自己的心愿和祝福落定在纸上。儿时关于年的记忆好像苏醒了一般,竟又生动起来。
  准备春联是儿时对年最隆重的记忆,一过腊八,街上就有摊位摆出来,零零散散的,摊子上有卖整张红纸的,也有卖现成对联的,父亲总说,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无论是告别还是开始,都要郑重一些。所以对联他总不喜欢用现成的,要挑了好的红纸,选上好的字句,找写字好的人写了才算。
  买红纸有讲究,表面要光滑,又不能太光,要有一点摩擦力,才好着墨。纸张要厚,又不能太厚,太厚了不宜张贴,太薄了又容易被风吹破。颜色要红,却也不是什么红都行,颜色要正,才有厚重感。临近年关,小孩子们放了寒假,挑纸的活儿自然也就落在了小孩身上,挨着摊子,一张张摸过去,一个个的手指头全被染得通红。
  接着便是裁纸,先量好院门和房门的尺寸,计算好要裁的纸张尺寸,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不能太宽,也不能太窄,裁剪须得锋利的刀片,不能有偏倚,不能留毛边,全要平平整整才好。
  因家里人都不会写毛笔字,所以对联得求人写,内容便要提前备好,对联的字数不能太多,寓意要好,父亲要求的还要多些,选的内容不能太空,他说愿景太大不好实现,最后落了空想,倒不如期盼小些,踏踏实实反而更好。
  村子里写字好的并不多,到了年根儿,曹先生家总是人来人往,他却丝毫不受影响,铺开红纸的一瞬间他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手中的毛笔如同被赋予了生命,在纸上肆意舞蹈,每一个字都像是从他心底自然流淌而出,带着他最诚挚的祝福,落在纸上。
  到了除夕那天,把院子扫干净,熬好浆糊,就可以贴春联了。父亲站在高高的梯子上,我在下面递着春联,还需要不时站在远处看着,对联有没有贴正,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左边高一点”“右边再往下挪挪”。
  春联一贴好,整个家瞬间就被年味儿填满,待到夜幕降临,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热腾腾的雾气牢牢地粘在窗户上,模糊了夜色,却把屋里的灯光衬得更温暖。
  岁月流转,曾经那个在父亲身旁递春联的我已长大成人,再想起儿时关于春联的点点滴滴,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暖流。那精心挑选的红纸,饱含心意的墨宝,看似简单琐碎的准备过程,恰恰教会我始终认真对待生活,敬畏生活。
  如今,我又捧着精心准备的对联,上面落墨的正是我对新一年的憧憬与希望:希望以后的日子都如那鲜艳的红纸一般,红红火火,亦能像笔尖流转的墨色一般,肆意快活!
  (作者单位系长治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