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抹温柔的火焰蓝
火焰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外焰、内焰和焰心。其中焰心的温度最低,所以呈现为蓝色。在炙热的包裹下,这一抹纯净的蓝虽然微弱,但撑起一小片温暖的空间,因此身披消防战袍的人被称为“火焰蓝”。
——题记
出城区大概五里路,车子停在南沟桥东一个大门前,“石楼县消防救援大队”的牌子十分醒目。院内4层楼顶上高高耸立着“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十六个醒目的大字,院子不大,但整洁干净。四面墙都充分利用,做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墙。楼下3辆消防车一字排开,整装待发。
教导员张伟带我一路参观,一路讲解,言语间透着满满的自豪。“人们都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但对我们来说,是养兵千日,用兵千日。”
看过荣誉室里摆放着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再看看身边消防员充满活力的面容,忽然有种穿越时空的感觉。人在什么情况下会被深深打动?是在大灾大难面前,是在水深火热的时候,是在遭遇车祸被困的时刻……当我们无力挣扎时,看到身着火焰蓝从天而降的勇士,我们会被深深地打动,他们勇敢坚定,又能传达出最温暖的善意,他们就像我们的守护神。
唯其平凡,方显伟大
据统计,我国每年发生火灾大约20—30万起,每年有300多名消防员受伤甚至致残,牺牲的消防员平均年龄24岁,最小的仅18岁。人们称赞他们是英雄时,却忘记了,他们不过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英雄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锤炼而成的。当火灾发生时,消防员不得不背着50多斤的装备,冲上高楼,拼尽全力抢救受困者;夏日酷热,他们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像是进入蒸笼一样,这就是他们再普通不过的日常状况。
石楼是一个安静而又充满活力的小城,消防员更多的日常工作是解民忧、助脱困。警铃一响,就是冲锋号,谈笑风生的蓝朋友就会用最短的时间将自己弹射出去。尽管这次救援可能只是摘掉一个马蜂窝,也可能是解救被卡住手的小学生,还有可能是把掉进沟里的羊羔拉出来。对于消防员来说,灭火抢险只是基本操作,只要群众有需要,上能飞檐走壁,下能入河救援,还能抓贼、徒手挖人、当肉垫,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他们不会觉得“大材小用”,在他们看来,老百姓的事情无小事。
所有汗水只为更快一点
李东今年23岁,虽然个子矮小,但黝黑结实的身体让他看起来非常精神。他是去年武警晋城支队退役后统招到石楼县消防救援大队的新人。“我们这个职业,就是与危险相伴,与时间赛跑,用高压训练来强悍体魄,成功没有捷径,不敢有丝毫懈怠。既然选择了当一名消防员,就要无愧于这身火焰蓝。”除了执行紧急任务,李东和他的队友们几乎每天都在训练场上度过,他们每天花费将近6个小时来训练,学习技能,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只有高强度、高频次的训练,才能保证在抢险救灾中顺利完成任务。虽然从入队到现在,李东还没有机会接触到能让他“赴汤蹈火”的大场面,但他从来没有降低对自己的训练标准,“所有汗水只为更快一点。”
石楼县消防救援大队消防员的平均年龄为25岁,他们以无畏的精神和无私的奉献,保卫一方平安,守护万家灯火。
不让须眉的“铁娘子”
贾丽是消防救援大队的一名普通文员,外表柔弱白净的她,干起活来却是个“铁娘子”。她最常做的事就是手持各类摄影设备,脚步匆忙,穿梭救援现场,奔波在基层一线,将镜头对准身边的消防员、群众,记录他们的精彩瞬间。她是一位年轻的母亲,却没能很好地照顾幼小的孩子。“孩子满月的时候就送到爷爷奶奶那里,我照顾的时间很少。”贾丽提到孩子满是愧疚。“我爸妈常在我耳边碎碎念,想让我换一个轻松一点的工作,有时间照顾宝宝,也别让自己这么累。”贾丽笑了笑,“虽然父母和丈夫嘴上嫌我把时间都放在工作上,缺失了对家人的陪伴,但他们依旧尊重我的选择,支持我的工作,这也是我能坚守岗位的支撑和底气。”作为一名文员,她同样在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忠诚使命的誓言,换来群众对消防救援队伍的理解和敬仰,激励广大消防救援人员奋勇前进。
警铃一响,奔跑吧兄弟!
对于消防员而言,警铃一响,即刻出发。从着装登车,到车子离库,时间必须控制在1分钟之内。身为驾驶员的王志平,留给他的时间更短。每一次战斗都是一场生死攸关的考验,当队友们奔赴火场生擒火魔时,他只能提着心默默地等待。闲暇时间,王志平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在辖区内熟悉交通道路、消防水源和重点单位的有关情况。“我虽然不能拿着水枪冲到火场去,但我也要尽全力为我身后的兄弟抢时间,一定要用最短的时间把他们安安全全送达任务一线,再好好地送回队站,绝不能在我手中出现任何差错。”除了高超的驾驶技术外,王志平还需要有一定的修车、养车技术,使车辆时刻保持战备状态,同时要会使用车内各类设备,确保关键时刻不掉链子。
王志平是在30岁时进入消防救援大队的。“男人都有一种英雄情怀,我小时候的英雄就是消防员,我渴望拥有一辆火红的消防车,穿梭于烟雾弥漫的战场之上。”退伍后的王志平很想进消防队,可是父母希望他找份稳定的工作,安安稳稳地结婚过日子。两年前的一天,跟妻子说起小时候的梦想,妻子很支持他去追梦。王志平对妻子既感激又愧疚。“她非常善解人意,尽管自己照顾一个家很辛苦,但她从不抱怨,一直给予我最大的支持,成为我最坚实的后盾。”谈起妻子,王志平满是感激。
在采访过程中,我多次想让文质彬彬、温文尔雅的教导员张伟讲一下他的故事。他笑笑拒绝,只是拜托我好好地记录一下队员们的事迹。对张伟来说,他不仅是消防大队的教导员,更是这一帮年轻消防员的大哥哥,他把大家的心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把热情和激情拧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团结、勤奋、勇敢、坚强的战斗集体。“暖心哥哥”的身份使得他能够深入地了解消防员的个人情况,并且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使他们能够真正体会到消防救援大家庭的温暖和关怀。“队员们还这么年轻,家里父母把自己的孩子交给我,我就要负起这个责任,照顾好他们,万一有个闪失,交代不了他们的父母,我自己也会愧疚一辈子。”
采访到尾声,我的心也涨得很满很满,在生死存亡的考验面前,这些年轻的孩子虽然只是普通人,但他们肩负着职业所赋予的重任和使命,令人敬佩。
愿每次出征,他们都能平安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