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传喜讯
太原30处文物“重见天日”
在30处已确认的新发现文物中,万柏林区磺厂石窟、古交市岔口风则峁遗址等意义较大。
磺厂石窟位于万柏林区磺厂村以南土坡顶上,处于太原西山主峰石千峰的北麓。该石窟开凿在一巨石上,坐北朝南,窟外两侧尚有未开完的小龛9处,窟内平面呈长方形,平顶微弧,三壁三龛。石窟三壁主尊均有明显的褒衣博带、秀骨清像风格,符合北魏孝文帝改革,特别是迁洛后石窟造像艺术汉化趋势,多采用南朝士大夫服饰形式雕凿。石窟右壁(西壁)为倚坐弥勒像,亦是北魏后期题材。壁面左上角和右上角刻有两处题记,右上角自左往右可见“延昌三年八月十五日”等字样。经专家现场勘察,该石窟时代特征鲜明,信息明确,为目前已知太原市范围内开凿时间最早的石窟,具有重要文物和学术价值。
风则峁遗址的发现,实属偶然。2009年,岔口村民在耕种过程中,约在地表下40厘米处发现一件磨光石磬、几件石斧、一件小口陶罐,遂上交到古交文物部门,被保存在古交市文物旅游保护发展中心。“四普”中,普查人员前往这些遗物出土地现场踏查,并在田间地头、耕土地坎中采集到多件夹砂和泥质陶片,纹饰多饰有篮纹、部分素面纹,可辨器物有陶盆、陶罐及器物桥形鋬(pàn)和鸡冠形鋬。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推断岔口村风则峁遗址的时代为庙底沟二期文化。
这些新发现的文物,完善了太原市文物谱系、填补了部分文物资源的空白,为所在地区的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实物佐证,也为太原市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