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年12月13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A4]
铜墙铁壁固若金汤

一个地方藏着三个“古堡”

  砥洎城:保存最完整的“丁”字街明清古城
  地址:晋城市阳城县润城镇西北隅
  砥洎城又称润城小城,俗称寨上。明清时期,本地居民将流经润城的这段沁河称作“洎水”,远望其城似砥柱中流,故名“砥洎城”。创建于明崇祯十一年(1638),现存建筑多是明、清遗构。城建筑在一座小山咀上,其南接村镇,北临沁河,三面环水,呈半岛状。城址平面略呈椭圆形。城墙上部宽约2.2米,高12 米,临水部分城墙高达20 余米。城墙外墙下设墙基石,上为青砖砌筑;内墙使用本地炼铁所剩下的坩埚、河里的卵石、青砖三种材料砌筑;上建望楼、炮口,城北有藏兵洞、演武场等设施,防御体系完整,可谓是真正的铜墙铁壁,固若金汤。城内分十大街坊,沿城墙筑有环城路,坊中街巷狭窄幽长,四通八达,主要巷口设有巷门,坊与坊之间又通过横跨巷道的过街楼连接,城内街巷口均呈“丁”字形。从城墙到城内街巷及院落的规划无不体现着堡垒式的军事防御体系。城内遗存庙宇、厅房、宅院、花园、过街楼等,院落近40 处。
  点评:砥洎城是华北地区保存完整环境独特的防御性堡寨,也是国内迄今保存最完整的“丁”字街明清古城。其坩埚砌筑用材奇特,别具一格,令人感叹,故又称“坩埚城”“蜂窝城”。

郭峪村古建筑群:中国乡村第一城
  地址: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郭峪村
  又名郭峪城,是为防御流寇侵扰的防御性城堡式乡村城池。城墙始建于明崇祯八年(1635),现存建筑多为明、清遗构。城呈东西窄南北长的不规则形状,东、北、西城墙各设城门1座,城周1400 米。由城墙、庙宇、民居和豫楼组成,其中院落52处,共计房间1100余间。城墙高耸,内墙砖券密洞628 眼,形成蜂窝式城墙,具有存贮军械、粮食和藏兵的功能。城内豫楼高耸,可瞭望四方;街巷相通,民宅相连,院落相贯;建有官宦府邸、宅第民居、店铺作坊及宗教风水建筑,形成功能齐全、有机而统一的乡间聚落系统,成为独具特色的北方乡村古代建筑群。村中现存碑碣100 余块,不仅文字精美,而且保存了大量的明清史实。
  点评:郭峪城是山西南部古堡文化代表之一,有“中华民居之瑰宝”和“中国乡村第一城”的美誉。

湘峪古堡:中国北方明代第一古城堡
  地址:晋城市沁水县郑村镇湘峪村
  湘峪古堡是明代晚期同朝为官的户部尚书孙居相、御史都堂孙可相、四部首司孙鼎相三兄弟的故居,由孙居相和孙鼎相主持修建。因孙鼎相排行第三,又曾担任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其府邸名“三都堂”,故湘峪古堡又称“三都古城”。创建于明天启三年(1623),竣工于明崇祯七年(1634),清及民国多次修补。现存建筑多是明、清、民国之遗构,是一座典型的蜂窝式防御性城堡,城墙围合2000米长,占地约3.25万平方米。
  古城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南临湘峪河。古城于西、东、南设城门三座,城墙内外砖券窑洞,以备战防御使用。整体外观形成蜂窝式城墙,城内多数建筑由东西向两条街和南北九条巷道将其有序分割。现存的294 座建筑中,明建筑居多。2010年,湘峪村被公布为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点评:古堡依山而建,靠山临溪,环境幽静,是沁河流域保存较完整的古村落,被誉为 “中国北方明代第一古城堡”。 摘自《山西古建筑地图》 本栏目图书由山西新华书店集团 太原有限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