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年12月09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A2]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我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显成效

  本报讯(记者 梁耀华)优良水体比例显著提升,PM2.5平均浓度明显下降,森林覆盖率稳步上升……12月6日上午,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情况。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经济地带。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我省地处黄河中游,省内黄河干流长965公里,占黄河干流总长的近五分之一。近年来,我省牢牢把握“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战略要求,不断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
  守护黄河流域,制度规划先行。从出台实施《山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条例》到建立汾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商机制,从印发《山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到11市出台本地区黄河区域规划,从相关部门相继印发水安全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等10个专项规划到配套出台《山西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实验区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我省坚持协同推进,规划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形成了以1个总规划为统领,21个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为支撑,30个配套政策文件为保障的规划政策体系,构建起推动战略落实的“四梁八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省深入践行这一理念,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据统计,今年前十个月,全省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98万亩,黄河流域完成营造林面积192.46万亩,森林覆盖率稳步提升,黄河流域水环境质量显著改善,美丽山西建设加快推进。
  同时,我省实施总投资超千亿元的“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加快实施黄河干流流经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扎实推进吕梁山西麓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重点地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等示范项目,让黄河流域涉及的朔州、临汾、运城三市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将实现清零,从而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擦亮生态底色。
  为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省发展改革委会同我省有关部门和相关市,积极融入黄河流域生态大保护大协同格局,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完善防灾减灾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财政的服务保障。资料显示,2019年以来,我省省级财政累计下达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72.28亿元、安排绿色发展转移支付32.9亿元;2022年起,我省实施汾河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累计发生生态补偿资金9.9亿元;今年3月,山西、陕西、内蒙古三省(区)正式签订黄河流域(晋陕蒙段)横向生态补偿协议,跨省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取得突破性进展。
  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闫中立表示,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各市,协同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水兴水、绿色转型、民生保障、文化传承取得新进展,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开创新局面贡献山西力量、体现山西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