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年12月02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B18]
降温明显寒冷刺激

冬季如何预防脑血管病

  近期,降温明显,寒冷会使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血液黏稠度增高,促使血栓形成而导致脑梗死,此外,寒冷的刺激可以通过机体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使动脉收缩、血压升高,同时使血管的弹性降低,导致脑血管容易破裂出血。
  为什么冬季脑血管病高发?
  寒冷刺激:冬季寒冷,人体自然的御寒机制就会使血管倾向收缩状态,血压相对升高。对于血管本身比较脆弱的人群来说,突然的血压升高会引起局部脑血管破裂或堵塞,发生脑血管意外,同时寒冷刺激使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增加,血液黏稠度增高,流速减慢,易发生血栓事件。
  运动减少:大部分人群进入冬季户外活动时间变少,久坐不动使血液循环减慢,增加血栓形成的概率,且运动减少使机体代谢下降,血压、血糖、血脂等脑血管危险因素得不到有效控制。
  血管弹性变化:气温下降,血管弹性下降,顺应性降低,在血压波动时易发生脑血管意外。
  饮食饮水因素:冬季,人们倾向于食用高热量、高脂肪食物来抗寒,肉类、火锅等进食量及次数增多,使血脂升高,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同时,冬季气候干燥,身体隐形丢失的水分较多,若饮水量不足,可能会使血液黏稠,增加血管堵塞的风险。
  疾病因素: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感染会引起全身的炎症反应,释放炎症介质,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血栓形成。发热时,人体代谢加快,心脏负担加重,血压易波动,导致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
  冬季如何预防脑血管病?
  避免寒冷刺激,根据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物,注意保暖;适当运动,避免久坐,可在天气暖和时外出散步、打太极拳等,做好血糖、血压、血脂等高危因素的管理;外出时佩戴围巾、帽子,做好头部、颈部和胸部等敏感部位的保暖;合理饮食进水,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每日饮水量1500—2000ml,多进食新鲜的水果蔬菜;预防呼吸道感染,勤洗手,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地方,注意个人卫生。
记者 丁婷婷 通讯员 李光玲 王天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