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老又助小温暖送众人
这支老年志愿者队伍“老”给力了
01
“银发力量”显担当
2016年,因接种机构不足等原因,敦化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服务的社区从4个增至9个。“‘一老一小’是我们的重点服务对象。”敦化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陈洪波介绍,该中心医护人员既为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又对辖区内新生儿家庭进行访视,还为0—6岁孩子提供疫苗接种等服务。
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敦化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健康需求为导向,积极为辖区居民提供优质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然而,服务范围的扩大,意味着医护人员需要承担数倍于以往的工作量。以儿童预防接种为例,该中心每日接种人数由原先的30人上升至100多人。再加上每个接种儿童有两至三个家人陪同,敦化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楼道里很拥挤,争执时有发生。该中心负责人不得不抽调部分医护人员维持秩序。“为了让数量有限的医护人员全身心投入工作,由我和王卫东牵头,成立了一支志愿服务队。当时,这支队伍共有14人,年龄最大的77岁,年龄最小的60岁。”时隔8年,今年84岁的赵兴羡依然对当时的情形记忆犹新。
02
绽放最美“夕阳红”
鬓已霜,又何妨?
服务队成立之初,敦化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尚未引入叫号机。如何才能确保预防接种工作有序进行?勤于思考、善于观察的王卫东,将目光放在了空药品包装盒上。
“我有个想法,就是把这些空盒子剪成名片大小的纸片,再写上编号,就成了‘号码牌’。大家觉得怎么样?”她的提议,得到了其他队员的赞同。
当想法变成现实,居民就是受益者。“真是太方便了,有了‘号码牌’,我们省去了很多排队的时间。”矿机小区居民李女士感受到按号码接种带来的便利。
这支志愿服务队不仅助小,而且护老。为了减少老年患者的候诊时间,他们设置了“特殊号”。老年患者凭“特殊号”,可享受便捷温馨的医疗服务。
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志愿服务队的成员主动上前搀扶。遇到重病患者,他们主动搭把手,帮助家属把患者抬至二层。
志愿服务队成员日复一日地无私奉献,引起了时任山西省基层卫生协会副会长、山西省红十字志愿者服务队队长许志红的关注。许志红将他们的事迹汇报给山西省红十字会。2016年10月,山西省红十字会对其进行批复并命名为“山西省红十字敦化坊社区志愿服务队”。
随着时间的推移,敦化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先后安装了叫号机、电梯。然而,这些老年人依然用实际行动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成为传递文明的最美“夕阳红”。
03
“想把爱传递下去”
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每个人都在匆匆赶路,追逐着各自的梦想。然而,在这不息的奔流中,总有一股温暖的力量,如同涓涓细流,悄无声息地滋养着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那便是志愿服务。
李变香(化名)老人,是一户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成员。由于儿子、老伴儿分别因车祸、癌症相继离世,她一度对生活失去信心。志愿者到她家中提
供志愿服务时,鼓励老人积
极面对生活。炎炎夏日,志
愿者上门送藿香正气水;李
变香发热咳嗽,志愿者倒水
喂药,精心护理……久而久之,李变香又恢复了往日的开朗。
有一年九九重阳节,恰逢李变香的生日,志愿者与家庭医师团队,带着生日蛋糕及慰问品,敲开了老人的门。老人看到眼前的一切,脸上泛起了幸福的笑容。他们给老人戴上生日帽,点亮生日蜡烛,一同唱起了生日歌。李变香激动地说:“本以为我再也不会过生日,再也吃不到生日蛋糕了,真的没想到会有今天,你们不是我的女儿却胜似女儿呀!”此后不久,她主动要求成为山西省红十字敦化坊社区志愿服务队的一员。如今,她为社会奉献爱心,发挥余热,并吸引4名60岁左右的队员加入其中。
微光可成炬,共绘“志愿红”。8年中,山西省红十字敦化坊社区志愿服务队的成员始终用心护老助小,用爱温暖他人。
一条条爱心的淙淙溪流,正汇聚成善意的汪洋大海!
记者梁耀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