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年11月22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A16]
山西山安立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打造固体废弃物处置新标杆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日益增长,如何高效、环保地处置这些固废,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固废处置不仅关乎环境保护,更涉及资源的高效利用。近年来,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入区企业山西山安立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固废处置”技术的发展已取得一定成果,形成了固体废弃物处理的流程和相关工艺,使固体废弃物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近日,记者走进该企业,探索固废处置背后的故事与技艺。
担负绿色转型使命
  “天地之道,自然和谐;立德树业,不忘初心。”山安立德的名字正来源于此。成立之初,山安立德以建设生态文明、改善人居环境、有效利用资源为目标,为环境固废领域提供设计咨询、融资建设、运营维保、技术研发、设备制造等一站式全流程服务。它的成立,还要从国家发展战略与大型国企山西省安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绿色转型说起。
  600亿吨的堆积体量,每年超过50亿吨的增量,40%的被丢弃量……这些固体废弃物一旦处理不当,就会变成固体污染。“推进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等固废资源化已迫在眉睫。十年前,山西安装集团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间节点。当时,山西安装将“绿色低碳”产业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紧跟国家发展形势,调整产业结构,围绕“产业投资”和“小投资撬动大市场”的投资理念,在绿色转型、战略规划的浪潮中,成立了山安立德、山安蓝天、山安碧泉、山安茂德等专注于低碳环保产业的四大专业平台公司。
  其中,山安立德聚焦于固废处置、固废资源综合利用,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首批国家级大宗固废综合利用骨干企业、山西省专精特新企业,旗下拥有晋中山安、临汾山安等多家分公司。
专注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
  走进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潇河新兴园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厂区,伴随着轰隆隆的声音,一块块砂石经过几十米长的“过山车”破碎后,最终到达堆放坑内。这些碎石块其实是由固体废弃物破碎“整形”而来,可成为制备再生骨料混凝土、再生水稳的原料。“把建筑固废转变为可用的资源产品,不仅符合‘双碳’大背景下对建筑领域的节能减碳和‘无废城市’等政策的要求,而且还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山安立德总工程师赵文婧介绍。
  潇河新兴产业园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采用企业研发的“移动式+固定式”处置模式,通过“多级破碎+多级筛分+多种分选”的组合方式,年消纳建筑垃圾200万吨,年产50万吨生态水稳拌和料、100万立方米再生混凝土。近年来,山安立德业务覆盖工业固废、餐厨垃圾、农业固废、土壤修复、生活垃圾等六大业务领域,以全国标志性的样板工程、精品工程为标准,打造了一批精品示范工程,积累了丰富的设计施工和管理运营经验。
市场化探索寻找新增长点
  在推进市场化和创新的过程中,公司不仅在建筑垃圾处置领域稳扎稳打,还积极拓展业务范围,探索新的增长点。在工业固废领域,公司携手瑞光热电,共同推进山西省瑞光热电固废资源化利用项目,有效处理脱硫石膏、粉煤灰等工业废弃物,实现资源的高效转化。
  同时,公司着眼于新能源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深入开展退役装置的资源化研究,涵盖风电叶片、光伏板、动力电池及储能设施等多个方面。在实践层面,公司已启动左云县新能源固废处置项目,致力于将这些退役装置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为新能源产业的循环经济贡献力量。通过这些举措,公司不断拓宽业务领域,推动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山安立德先后与省内外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筹建“山西省建筑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合作建立“太原建筑固废综合利用实习基地”,主(参)编多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目前持有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23项以及多项软件著作权。科技成果荣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
  未来,山安立德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持续打造公司核心竞争力,力争成为国内知名、行业领先的固废处理综合服务商。 记者 王盼盼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