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满足多样化养老需求
——访长治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斌
民政系统作为老龄工作统筹协调和落实的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更好地推进新时代老龄工作高质量发展?长治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斌接受《智慧生活报》专访,介绍了长治市老龄工作近年来的特色、亮点,以及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完善的医疗和社会保障
《智慧生活报》:张局长,您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长治市在加大养老服务供给、健全养老服务体系等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张斌:我市高度重视老龄工作,把相关重点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民生实事项目、工作督查和绩效考核范围。围绕加快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目标,通过解决运行经费、创新运营模式、推进医养融合,多措并举提高城乡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水平。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日趋完善。逐步形成政府统筹、部门联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良好局面。制定《长治市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长治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康复护理上门服务流程及办法》等9个文件,涵盖26项基本养老服务,进一步建立健全覆盖全体老年人、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二是加大财政投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逐步加强。促进新建小区养老服务设施“四同步”制度落实,在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时,预留养老设施用地,并在编写规划设计条件时,对配建养老服务设施做出明确要求。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2023年,全市建成1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并投入使用。2024年,新建改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5个、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2个、城镇社区助餐点13个。加快推进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2024年将完成8394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
三是形成长效机制,加快兑现社区居家养老政策。加大政府补贴力度,结合我市发展实际,从财政投入、税务减免等方面,加大对养老服务的扶持力度。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积极开展全市特困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做好高龄津贴发放工作,建立健全高龄津贴定期复核机制,确保资金发放及时、精准、高效,确保全市80周岁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应发尽发。
四是坚持多措并举,持续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能力,打造暖心工程。探索形成“社区综合体+老年助餐”“嵌入式老年助餐点”“区域中心食堂配餐”“机关食堂+老年助餐”“物业企业+老年助餐”等暖心工程。深化医养结合。打造“企业医院+养老服务”“公立医院+养老服务”“养老机构+医疗服务”“村卫生室+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医疗养老联合体等五种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全市医养结合签约率、日间照料中心与卫生室融合发展签约率均达100%。
五是创新工作思路,加强社区养老服务人才培养。落实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一次性入职奖励。对于符合条件的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本科学历、大专学历、中专学历工作人员,分别给予6万元、5万元、4万元、3万元的一次性入职奖励。在长治职业技术学院、长治卫生学校等院校开设了老年服务与管理、健康管理、护理等专业,加大了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储备,提高了养老护理员队伍整体素质。
打造老年友好型社区让老年人安心居家养老
《智慧生活报》:面对老龄化日渐加剧的现状,社区在为老年群体打造更舒适便捷的居住环境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长治市在这方面是怎么做的?
张斌:养老服务关乎民生、连着民心,是人民群众最关切的民生问题。近年来,长治市坚持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新理念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全过程,坚持政府、社会、家庭、个人共同参与,努力营造尊老、敬老、爱老的浓厚氛围,全力打造老年友好型社区,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
为深入推进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结合实际,长治市专门成立了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领导组,并制定了《长治市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路线图、时间表,确定专人负责。同时,不定期对社区骨干进行创建标准培训,还对申报的社区进行多次摸底评估,筛选出工作扎实、有特色的社区进行分类施策,为创建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和技术支持。
长治市还通过健全老年工作组织网络,多部门联动综合治理,运用科技手段提高社区助老为老服务等方式,积极打造规范化、专业化的老年服务型社区模式,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在居住环境、日常出行、健康服务等方面需求。
2021年,潞州区英雄南路街道演武社区和潞州区大辛庄街道果园村入选“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2023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名单中,长治市有3个社区(村)入选,分别是潞州区延安南路街道淮海社区、壶关县龙泉镇秦庄村、壶关县龙泉镇刘寨村。长治市“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达9个。
医养结合生态康养满足多样化养老需求
《智慧生活报》:近年来,长治市做足山水生态文章,加快发展康养产业,请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张斌:长治山水兼备,生态优良,平均海拔1000米,正好处于负氧离子富集层;森林覆盖率26.8%,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地处“黄金人居带”北纬36度至37度之间,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正在成为“中国康养福地”。长治市按照“一核两片、多点支撑”的产业布局,突出挖掘太行文化、红色文化及中药材、气候、森林等资源禀赋,促进养老企业连锁化、集团化发展,形成一批产业链长、覆盖领域广、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产业集群和集聚区,建设一批养老产业发展园区,培育形成一批康养项目。下一步,我市将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努力做好老年人的各项保障工作,切实解决他们在生活、医疗中遇到的各种实际困难。一是探索建设智慧养老公共服务平台,积极联合银行系统推出助老服务卡,集社会优待、政策性津贴发放、金融借记账户、医疗养老服务优惠于一体,为全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涉老服务。全面整合涉老商品、适老化用品、居家上门服务等,帮助老年人依托正规平台渠道享受高性价比的养老产品。二是开发特色旅居养老服务,依托长治市生态环境和医疗资源丰富的区位优势,积极发展冬病夏治、医养结合的旅居养老产业。三是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开展高标准的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和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到2025年底,面向经济困难的失能老年人建设不低于1770张家庭养老床位、提供不低于2800次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同步,我们将努力动员社会力量为老年人办实事、办好事,全面落实对老年人的优待规定,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为我市老龄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记者 张云峰 李红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