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强化养老服务体系“五重保障”
——访阳泉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樊志红
民政系统作为老龄工作统筹协调和落实的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更好地推进新时代老龄工作高质量发展?阳泉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樊志红接受《智慧生活报》专访,介绍了阳泉市老龄工作近年来的特色、亮点,以及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强化“老有所为”制度保障
《智慧生活报》:樊局长,为不断完善养老服务,阳泉市在老龄工作机制和政策体系方面做出哪些政策调整?
樊志红:阳泉市建立了由副市长担任主任,29个市直单位组成的市老龄工作委员会,每年召开全市老龄工作会议,研究审议阳泉市老龄工作存在的问题、下一步工作计划,建立完善职责清晰、协调联动、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工作机制。
构建起“1+8+1”的养老服务政策体系,紧扣人口老龄化和出生人口减少的现状,先后出台了《关于支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阳泉市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方案》《阳泉市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123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关于开展老年人照顾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阳泉市深化医养结合促进健康养老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措施,明确了老龄工作和养老服务的目标要求、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功能定位、规划布局、运营模式等,推动老龄工作和养老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开展。
强化“老有所依”资金保障
《智慧生活报》:为支持发展养老服务,在资金保障方面,阳泉市有哪些具体举措?
樊志红:我们加大彩票公益金扶持力度,将70%以上的资金用于支持发展养老服务。落实落细支持养老服务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落实养老服务机构用电、用水、用气、用热享受居民价格政策。截至6月,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我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88.31万人,基本覆盖了全市所有村庄(社区),阳泉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158元/月提高至176元/月。规范了45种门诊慢特病病种范围及准入标准,取消了高血压、糖尿病“两病”门诊用药起付线,扩大了参保群众受益面,减轻困难老年人的经济负担。城乡低保家庭中80周岁以上高龄补助标准不断提高,提升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将符合条件的老年人纳入相应社会救助范围予以救助。目前,全市将14818名老年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将3771名老年人纳入特困救助范围。为经济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补贴,在省定每人每月100元的基础上提高到110元。城乡低保家庭中80周岁以上高龄补助标准不断提高,2024年开始以民生实事的形式普惠制向全市80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80(含)至89(含)周岁老年人每人每年900元,90(含)至94(含)周岁老年人每人每年1700元,95(含)至99(含)周岁老年人每人每年2100元、10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每人每年3600元。
强化“老有所养”服务保障
《智慧生活报》:阳泉市在强化“老有所养”的服务保障方面有哪些突出表现?
樊志红:养老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升,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方面养老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阳泉市连续五年实施城镇社区养老幸福工程,构建起“9073”养老格局,基本实现了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目前,阳泉市共建成8个城乡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15个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站,26个城镇社区幸福餐厅,150个农村幸福食堂,全市登记备案的养老机构41个,覆盖了三区两县,基本满足了全市2.1万名失能老年人和3万名80周岁以上老年人养老需求。
在农村多措并举补齐养老短板。持续实施农村日间照料中心提档、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提质工程,进一步提升老年助餐服务质量和集中供养条件。在城市区打造嵌入式社区+居家养老阳泉模式。高质量建成了以阳坡垴社区养老服务站为代表的一批嵌入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就近就便为有需求的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陪伴护理、心理疏导、助餐助浴、卫生保健、食品配送等服务,连续受到国务院大督查、省政府办公厅通报表扬,央视新闻频道、省电视台、山西日报报道。积极推进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完善城乡老年助餐服务体系。实施了“爱老敬老幸福快车”项目,在全市累计投放117辆幸福快车,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同时,在2024年,按照每人每月补助90元的标准对经济困难家庭中80周岁老年人发放助餐补助。完善老年人健康支撑,积极开展医养结合能力提升试点工作,围绕诊疗服务、医疗护理、康复治疗、医学服务、安宁疗护、中医服务等六类159项内容为26875名老年人开展健康状况评估,助推医养结合深入落实。
强化“老有所学”的权益保障
《智慧生活报》:为规范养老行业,打击整治养老诈骗,阳泉市在老年人权益保障方面做出哪些努力?
樊志红:为推动养老行业健康发展,推进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阳泉市出台了《阳泉市居家养老服务规范》,是我省首个居家养老服务地方标准。
扎实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紧盯以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宣称“以房养老”、代办“养老保险”、开展“养老帮扶”为名实施的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各类违法犯罪,对存在的苗头性问题,做好风险提示,加大监管力度。面向社会发布《阳泉市民政局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举报方式公告》,公开各县区民政局受理养老诈骗问题线索的举报电话、邮箱,公开全国12337 举报平台,广泛征集养老诈骗线索。积极发动离退休党员、志愿者、网格员等群防群治力量,引导广大群众积极提供违法犯罪线索。
强化“老有所乐”产业保障
《智慧生活报》:在推进康养项目产业方面,阳泉市取得了哪些成果?
樊志红:为有序推进康养项目,我们完成了《阳泉市康养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0年)》编制工作,是我省首家地级市出台的中长期规划。阳泉市康养综合体是面向京津冀,覆盖晋东六县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需求,集机构养老、居家养老、旅居养老、老年大学、医养结合为一体的综合康养项目。建成后该项目具备高品质的养老养生、旅居疗养、医疗康复、认知照护等功能。
积极推进文旅康养示范区建设。山西娘子关泉上文旅康养示范区、盂县梁家寨温泉康养度假区、平定冠山书院文旅康养基地被确定为省级文旅康养示范区。同时根据省民政厅《关于申报重点康养项目的通知》,按照“成熟一个扶持一个”的原则,经过县级民政部门推荐初评,市民政局复核,推荐盂县梁家寨康养小镇、藏山翠谷森林康养基地、报国寺医养康养中心、平定冠山书院小镇、娘子关现代农业园区、矿区中源康养宜居社区为我市的重点康养项目,全方面推动阳泉市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 史海卿 梁凤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