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四季画卷感悟自然之美
描写景物,关键是要抓住景物的特征。如何才能抓住景物特征?靠的是日常生活中练就的观察能力。学习描写景物,首先要走进具体情境,细心观察,如此才能“眼处心生句自神”。要尝试运用多种手法,结合各种感官的感受,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并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景物中,使景物鲜活起来,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当景物在心上激起波澜时,就能写出非同寻常的美。
下水作文
一枝春
北国的秋安静地来了,走过窗边,不经意瞥见墙角灌木丛已被秋阳焙得金黄。光影浮动,撩拨旧时记忆,不由又怀念起那一枝春意。
初见是去岁的秋天。一楼办公室外的花池里,两株小树亭亭立在低矮的灌木丛间,枝条纤纤的,叶子也绿得寻常。因为长在角落里,往来行色匆匆,也无人去理会它。草木枯荣,冬去春来,我早将门外的小树忘却了。春寒料峭,沉闷包围了我的心,年轻的灵魂似乎在日复一日的忙碌里消磨了。
春神也许可怜这凝滞的灵魂吧,便扇动薄翼轻吻枝条,吹开了一树灼灼的花。推开门,不期然拥一树春色入怀,繁花满树压枝,一片锦绣,远望灿若云霞——“我在开花!”它们笑着在微风中向我颔首。阳光洒在它的身上,仿佛为它披上了一层金黄的轻纱,花瓣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宛如点点星光洒在大地上。
原来这小树竟是两株榆叶梅!说不出是惊喜还是什么,一颗心涨得满满的——莫非这即是“聊赠一枝春”吗?是春神赠予世间的礼物,是希望和祝福。多少梦影本已模糊黯淡了,却在这一刻又染上灿烂的色彩。
榆叶梅,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充满了诗意。它的树形并不高大,但却有着强烈的生命力和坚韧的生命态度。树冠像一个大大的圆形伞,枝条交错,每一个枝条上,都生长着那些粉红色的花朵,它们挨挨挤挤,像是大自然精心编织的花环,温馨而又浪漫。
花朵的颜色是那么的鲜艳,粉红色的花瓣在阳光下更显得光彩夺目。它们形状各异,有的花瓣舒展开来,像一个害羞的少女;有的则紧紧闭合,仿佛在等待着什么。每一朵花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姿态和表情,它们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是在跳着优雅的舞蹈。
在春风的吹拂下,榆叶梅仿佛变成了一位舞者,随着风的节奏摇曳着它的身姿。花瓣在风中轻轻飘落,像是一场粉红色的雨,给大地披上了一层美丽的外衣。枝条在风中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那满枝繁花早已谢去——我心里仍唤它作“一枝春”。它用它的美丽告诉世人,生命是美好的,生活是充满希望的。
倘使来年花期又至,春意如昨,愿这春神的祝福永驻人间吧!我这样虔诚地默祝着,窗外的“一枝春”像是解意般地向我点着头。
齐睿姝:太原市三十七中铜锣湾校区青年语文教师。心怀热
爱,沐光而行,喜欢在语文的世界与学生一起品读生命的美好,生活的诗意。
学生作品
拾新秋
初秋,清晨,沿着公园湖边晨跑,天高云淡,静谧到听得见阳光落地的声音。
鹅卵石小路在脚下延伸,远远听到“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的琅琅诗声。向前,不禁放慢脚步,透过树的缝隙,看到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坐在石凳上,双手捧着书本,摇头晃脑地一字一句地读着,专注而可爱。旁边,坐着一位优雅娴静的年轻妈妈,不时指着书上的字给小姑娘说着什么,是纠正字音,还是解读诗意?
女孩偶尔抬头,调皮地看看母亲,又看向书本;不时有一两片叶子在她们身后悄悄飘落。于是,飘舞的树叶,读书的女孩,年轻的母亲,在初秋明丽的清晨,剪影成一幅画。我知道,我拾到了第一份新秋。
继续向前,西南角的湖边亭上,站着一位身着素衣的长发女孩,面前是用脚架支起的画板,只见她一会儿抬头看看湖面,仿佛在思考着如画之景;一会儿低头涂涂抹抹,仿佛已是成竹在胸。那专注作画的侧影,在碧湖黄叶的映衬中,也成了位画中伊人。忽而想到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或许就是这样的意境吧。我知道,这是我拾到的第二份新秋。
新秋捡拾,捡拾的是如画之景,更是生活的诗意;明媚了初秋,亦装点了生命。是的,自然之秋,似复制的风景,年年如此,但生活之秋,却如新建的文本,常读常新。愿来秋有更美的风景捡拾。
太原市三十七中铜锣湾校区2304班 张靖煊
点评:文章巧妙截取两个初秋生活场景,细腻描写了秋色中的人景相映,融为一体的秋阳画卷。谋篇布局,思路清晰,观察细致,描写生动,对生活有独到的思考,点题深刻,传达出小作者观察生活的细致和思考生活的深刻!值得借鉴! (齐睿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