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年10月23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A4]

中医经典里的冬季养生“秘籍”

  《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成书距今已有2000多年。书中提到四季养生法则,原文曰:“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这句话中涉及季节调养、起居调养、情志调养、运动调养、饮食调养这五个方面。
  季节调养——
  “冬三月,此为闭藏,无扰乎阳”
“冬三月”是指农历的十月至十二月,气温最低的季节,“此为闭藏”则是指冬季万物生长减缓,甚至停止,动物冬眠,人体阳气内藏、阴气盛行,“无扰乎阳”则是指如过度劳累、熬夜、情绪波动等扰动阳气,都会导致阳气耗散,影响身体健康。
  冬季养生的核心原则:重点在于顺应自然规律,保持身体的闭藏状态,避免扰动体内的阳气,有助于维护身体的阴阳平衡,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
  起居调养——
  “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早卧晚起”是指早睡有助于收敛阳气,避免阳气外泄,晚起可以避免在寒冷的环境中过早活动,减少阳气损耗,“必待日光”则是指等到太阳升起之后起床,太阳升起,阳气生发,此时起床可以吸收自然界的阳气,增强身体活力。
  由于气温下降,冷空气刺激呼吸道,易致肺部疾患及流行性感冒;血管收缩,可能会诱发心肌梗死和中风;因此,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利阳气潜藏,阴精的积蓄。
  情志调养——
  “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
“使志若伏若匿”指的是要使自己的意志、志向潜伏藏匿,不轻易表露;“若有私意”则是指内心要有一些个人的想法或意愿,不必向外界公开;“若己有得”则是指已经有所收获或心得,同样不必张扬。
  冬季是万物潜伏闭藏的季节,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绪,避免过度兴奋或抑郁,保持内心的平和稳定,这样做有助于保护身体的阳气和精气,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预防方法:多晒太阳以延长光照时间,这是调养情绪的天然疗法。
  运动调养
  “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
“去寒就温”指的是避免受到寒冷侵袭,接近温暖的环境,保持身体温度,“无泄皮肤,使气亟夺”则是指不让皮肤过度暴露或受到刺激,保持皮肤的温暖和湿润,如果保暖不当、皮肤过度暴露,导致人体阳气丧失,容易导致机能下降,引发疾病。
  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冬季参与室外活动,使身体受到适当的寒冷刺激,可使新陈代谢加强,身体产生的热量增加,有益健康。
  饮食调养
  冬季饮食,应当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的原则,既不宜生冷,也不宜燥热,适宜用滋阴潜阳、富含热量的食物为佳。冬季人体脾胃健旺,是蓄积营养物质最佳时机。多吃温热之物,如羊肉、牛肉等,以达温阳则阴不穷。而素体阴亏者,宜养阴滋液,如阿胶、鸭肉、猪肉、木耳、银耳等,使阴阳协调平和,相互生化。
杜晶晶 山西省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