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肠炎护理小课堂
一、认识急性胃肠炎:儿童健康的隐形挑战
急性胃肠炎,顾名思义,是指胃肠道黏膜的急性炎症,通常由病毒、细菌、寄生虫或不当饮食引起,病程短且起病急,在儿童中尤为常见,尤其是学龄前儿童,因其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更易受到病原体侵袭。
主要症状
1. 腹泻:频繁排便,大便多为水样或糊状,有时伴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颜色可能偏绿或黄色。
2. 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呈喷射状,导致孩子迅速脱水。
3. 腹痛:腹部不适或疼痛,孩子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拒绝进食或触摸腹部。
4. 发热:部分患儿伴有低热或高热,体温可达38℃以上。
5. 脱水:由于频繁腹泻和呕吐,孩子可能出现尿量减少、口唇干燥、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等脱水表现。
6. 精神萎靡:由于身体不适,孩子可能变得嗜睡、反应迟钝或烦躁不安。
常见病因
病毒感染,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是儿童急性胃肠炎最常见的病因。
细菌感染,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多通过食物或水源传播。
寄生虫感染,如阿米巴原虫等,较少见但不容忽视。
不当饮食,如食用过期、变质食物,或过量摄入生冷、油腻食物。
二、护理对策:科学应对,温暖守护
1. 及时补充水分,预防脱水。脱水是急性胃肠炎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家长需要特别警惕的问题。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脱水迹象,应立即采取措施补充水分。对于轻度脱水,家长可用口服补液盐(ORS),按照说明书比例冲调后给孩子饮用;若孩子呕吐严重无法进食,家长应带孩子及时就医,必要时通过静脉输液补充体液。
2. 合理调整饮食,促进恢复。在疾病初期,孩子可能因腹痛、呕吐而拒绝进食。此时,家长应避免强迫喂食。待症状缓解后,家长可让孩子逐渐从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食物(如米汤、稀粥)过渡到半流质(如烂面条、蒸蛋羹)及软食,避免油腻、辛辣、生冷食物,以免加重胃肠负担。
3. 注意个人卫生,防止交叉感染。急性胃肠炎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尤其是病毒性胃肠炎。因此,家长应督促孩子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洁双手。同时,家长对孩子的餐具、玩具等物品进行定期消毒,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4. 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就医。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包括体温、精神状态、尿量等。若孩子出现持续高热不退、剧烈腹痛、频繁呕吐、严重脱水或血便等紧急情况,家长应带孩子立即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5. 心理安抚,给予关爱。疾病带来的不适往往让孩子感到恐惧和不安。家长应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安抚,通过拥抱、讲故事、播放轻松音乐等方式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三、预防为先,构建健康防线
1. 接种疫苗。部分病毒性胃肠炎有疫苗可供接种,如轮状病毒疫苗。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健康状况,咨询医生后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接种,以降低感染风险。
2.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教育孩子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不吃不洁食物,避免生食海鲜、肉类;注意食物烹饪卫生,确保食物熟透后再食用;合理搭配膳食,多吃蔬菜水果,增强身体免疫力。
3. 加强体育锻炼。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抵抗力。家长应鼓励孩子参与户外活动,如跑步、游泳、球类运动等,但需注意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控制,避免过度劳累。
4. 注意环境卫生。保持家庭环境整洁卫生,定期开窗通风换气;避免孩子接触宠物粪便等可能携带病原体的物质;在外就餐时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餐馆。
结语
急性胃肠炎虽然常见且可能给儿童带来不适,但只要我们了解它的症状、掌握科学的护理对策,并注重日常预防工作,就能有效减少其发生率和危害程度。在这场“急性胃肠炎护理小课堂”中,我们共同学习了如何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守护者。让我们携手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吧!
甘秋平 南宁市邕宁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