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年09月30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A16]

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贫血有何不同?

  在儿科临床中,贫血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其中,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是两种最为常见的贫血类型。虽然它们都属于贫血范畴,但发病原因、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却存在显著差异。本文旨在通过医学科普的方式,详细解析这两种贫血的特点,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并预防贫血的发生。

  一、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元素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贫血。在婴幼儿时期,缺铁性贫血尤为常见,其根本原因是铁元素的缺乏。人乳、牛乳、谷物等食品中铁含量相对较低,若不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婴幼儿极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乏力、头晕、面色苍白、心悸、心率加快等。此外,由于缺铁会影响许多含铁酶的生物活性,进而影响细胞代谢功能,患儿还可能出现消化道功能紊乱、循环功能障碍、免疫力低下、精神神经症状以及皮肤黏膜病变等非血液系统的表现。
  在实验室检查方面,缺铁性贫血患儿的血象特点为红细胞(RBC)及血红蛋白(Hb)均降低。轻度贫血时,细胞形态无异常;中度及以上贫血时,红细胞体积减小,中心淡染区扩大,严重时可呈环形。治疗方面,缺铁性贫血主要使用铁剂来治疗,同时需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含铁食物的摄入。
  二、巨幼细胞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碍所引起的一种贫血,主要系体内缺乏维生素B12和/或叶酸所致。此外,遗传性或药物等获得性DNA合成障碍也可能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发生。
  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特点是呈大红细胞性贫血,骨髓内出现巨幼红细胞系列,并且细胞形态的巨型改变也见于粒细胞、巨核细胞系列,甚至某些增殖性体细胞。该巨幼红细胞易在骨髓内破坏,出现无效性红细胞生成。
  维生素B12和叶酸是DNA合成的重要辅酶,缺乏这些营养素会导致DNA合成受阻,进而影响红细胞的正常发育和成熟。叶酸缺乏的原因可能包括摄入不足、需要增加、药物影响以及某些特殊疾病等;维生素B12缺乏则主要与摄入减少、内因子缺乏以及严重的胰腺外分泌不足等因素有关。
  巨幼细胞性贫血的临床表现与缺铁性贫血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面色苍黄、疲乏无力、头晕、活动后气短心悸等。此外,患儿还可能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如手足对称性麻木、感觉障碍、下肢步态不稳、行走困难等。实验室检查方面,巨幼细胞性贫血患儿的红细胞体积比正常要大,血红蛋白含量降低。
  在治疗方面,巨幼细胞性贫血需要补充维生素B12和/或叶酸来治疗。对于因内因子缺乏导致的维生素B12吸收障碍,可采用肌注维生素B12的方法进行治疗。同时,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富含叶酸和维生素B12的食物的摄入,如绿叶蔬菜、动物肝脏等。
  三、缺铁性贫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异同
  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虽然都属于贫血范畴,但它们在发病原因、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缺铁性贫血主要是由于铁元素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巨幼细胞性贫血则是由于维生素B12和/或叶酸缺乏导致DNA合成障碍。在临床表现上,缺铁性贫血主要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及相关非血液系统症状,而巨幼细胞性贫血则表现为大红细胞性贫血及精神神经症状等。在治疗方面,缺铁性贫血主要使用铁剂治疗,而巨幼细胞性贫血则需要补充维生素B12和/或叶酸。
  四、预防贫血的措施
  为了预防贫血的发生,家长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合理添加辅食。对于婴幼儿,应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如蛋黄、瘦肉、动物肝脏等,以满足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对铁的需求。同时,注意增加富含叶酸和维生素B12的食物的摄入,如绿叶蔬菜、豆类、坚果等。
  2. 均衡饮食。家长应引导孩子养成均衡饮食的习惯,避免偏食或挑食。多食用富含铁、叶酸和维生素B12的食物,有助于预防贫血的发生。
  3. 定期体检。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贫血等潜在疾病。对于已经患有贫血的患儿,应遵医嘱进行治疗,并定期复查血常规等指标,以评估治疗效果。
  总之,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是两种常见的贫血类型,虽然它们在发病原因、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但都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通过了解这两种贫血的特点及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孩子的健康,让他们远离贫血的困扰。 于丽丽 广西钦州市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