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年09月28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B20]

荣誉的背后

——消防员杨孟余和搜救犬的故事

  ■杨秀智
  2021年9月24日至27日,第六届全国消防搜救犬技能大赛在云南昆明隆重举行。来自全国31个消防救援总队的124名训导员、124只搜救犬同台竞技。代表山西参赛的是来自吕梁市消防救援支队孝义市消防救援大队的训导员杨孟余和搜救犬红利。经过三天的激烈角逐,杨孟余和搜救犬红利取得“定向目标搜救科目第六名”的好成绩。消息传回,吕梁市消防救援支队全体消防救援队员无不欢呼雀跃。大伙深知,杨孟余多年来的努力付出没有白费,这份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辛酸苦泪。

  搜救犬是消防应急救援中的重要搜救力量。搜救犬训导员这份职业,也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杨孟余,一名来自云南昭通的小伙子,1994年出生,2013年当兵入伍,现就职于吕梁市消防救援支队孝义大队。成为一名训导员是杨孟余梦寐以求的事,而这却是爱人李慧琴不愿意看到的。消防救援工作的特殊性,本就让每一名消防人背负着“不顾家”的名声。而从小喜欢狗狗的杨孟余一旦进入搜救犬训导队,意味着他会“更不顾家”,李慧琴就要担起家庭的所有。
  2018年7月,杨孟余不顾爱人劝阻,去了山东省消防搜救犬培训基地,参加了为期三个月的训导员培训。
  杨孟余喜欢狗,是一种近乎痴迷的喜欢。谈恋爱期间,别的青年男女都是风花雪月、卿卿我我。而杨孟余与李慧琴约会地点经常是在宠物市场,就连谈论的话题都是关于狗狗的。
  李慧琴深深地爱着杨孟余,她知道当一个消防员不容易,当一个消防员的妻子更不容易。既然改变不了,就学着去适应。为了让丈夫安心工作,不被家里琐事拖累,日常的柴米油盐都是李慧琴自己采购,脏活累活都是自己动手。
  2020年,杨孟余从山东消防搜救犬培训基地带回一只2个月大的马里努阿犬,取名红利。上班时,杨孟余根据训练科目对小红利进行初期的、简单的游戏培训;下班后,他就把小红利带回家喂养照顾。把狗狗带回家也就算了,最让妻子不能接受的是,杨孟余偷偷把儿子的奶粉给红利吃。因为此事,李慧琴没少和杨孟余吵架。
  杨孟余一心扑在工作上,心思全用在搜救犬红利身上,忽略了家中的妻儿老小。一个人照顾孩子,一个人打理家庭,一个人扛下所有,这不是李慧琴想要的婚姻生活。每每谈及自己“不顾家”的男人,纵有太多无奈与委屈,李慧琴还是选择了理解和支持。她说“消防员都是逆行的英雄,既然选择了爱他,我能做的就是把小家维护好,让孟余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多少会有些失落,但我绝不会拖他的后腿。”妻子的包容与爱,让杨孟余愈加愧疚。

  杨孟余根据搜救犬培训教材要求,结合红利的个性特征,从“激发幼犬动力、提高幼犬胆量、增强幼犬体质、开发幼犬嗅觉”四个环节,做了周密而详实的训练计划,在每个时间节点、重点环节处,都做了详细标注。那一段时间里,杨孟余很少与同事们交流接触,整个人像着了魔似的,时时处处都在想怎样才能把红利训练成最优秀的搜救犬。
  每只狗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一味地照搬书本训犬,有时会走弯路。杨孟余知道,如果训练不好,红利会被淘汰,付出的心血也将白费。他与同行探讨、分享训犬技巧和经验,并通过网络向各地训犬师学习。杨孟余还专门跑到省城,拜师省公安厅警犬技术专家闫世章,学习训犬本领。
  一只优秀的搜救犬背后,必然有一位优秀的训导员。而一名优秀的训导员,必然是时刻关注着搜救犬的身心健康,时刻陪伴在搜救犬身边的“亲人”。为了做到与幼犬配合默契,与其建立亲和关系,杨孟余把行李搬到了犬舍,与红利同住一屋。细心观察红利的生活习性,掌握它的心理活动,开始了“人犬合一”的训犬模式。
  “人犬合一”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职业技能训练。狗要吃苦,人一样也要吃苦,接受各种严格甚至严酷的训练。每天早上五六点开始,杨孟余就起床给红利喂食、梳理毛发,牵着红利在操场跑两圈热热身,随后便开始了一天的训练。
  搜救犬都是按国际标准进行训练的,训练科目达40多种。除了服从训练、箱体搜寻、障碍攀登、废墟训练外,还有血迹搜索、野外搜救等项目。成为合格的搜救犬之前,接受训练的狗狗,只能称为训练犬。日常训练中,训导员一天只安排几个科目,每个科目每次练习15分钟左右,重复练习30—50次。平均下来,每个科目从训练到合格需要几个月。这段时期,无论训导员还是训练犬都十分辛苦。有时候,一个看似简单的动作,想让训练犬熟练掌握,是需要下一定功夫的。比如“坐、卧、立、叫、来、靠”等动作,训练犬至少需要练习500次以上。
  “要学会一个动作,失败上千次都很正常。”杨孟余说,“摸着石头过河很苦很累,但狗狗每完成好一个动作,对我都是很大的鼓舞。”“狗狗们也害怕失败,作为训导员必须给它们极大的耐心和鼓励。”杨孟余与红利在日常交流、不断磨合中相互鼓励、相互成长。杨孟余从红利身上看到了胆量和勇气,红利从杨孟余身上得到了信任和依靠。
  从训练犬到搜救犬的过程,是一个训练等级不断提高、训练难度不断增加的过程。四个月到八个月大的狗狗,通过反反复复多科目训练,要熟练掌握箱体搜救、废墟搜救等训练任务。从狗狗一岁开始,在训练中加入声音、火焰,甚至带到拆迁、废墟环境中开始实战,让它们适应复杂的情况。有时候狗狗厌烦了,就会胡乱咬人。训练过程中,杨孟余被狗咬过不下百次。杨孟余内心也曾动摇过,他不止一次反问自己,这样做究竟为了什么?谁都想躲在温暖舒适的家里,陪伴父母家人,可这一身的火焰蓝就是责任,肩负着危难时刻群众的希望。杨孟余已经训练过七八只狗狗了,在每只狗狗身上都付出过大量精力和心血。训练出更多更优的搜救犬,就能在各类灾难事故现场,解救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杨孟余觉得训练搜救犬是伟大而光荣的职业。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杨孟余的精心呵护和严格训导下,曾经可爱的小红利,经过层层筛选、考核,逐步成长为一只训练有素的搜救犬。
  在艰苦的训练下,搜救犬红利进步神速,很快迎来了大展身手的机会。2020年,杨孟余和红利一起参加了山西大同天镇县地震救援演练比武竞赛。比赛设服从科目、野外搜救、箱体搜救、废墟搜救等项目。在进行血迹搜救环节时,经过前几轮的角逐,搜救犬红利显然有些疲惫。不同于其他项目,血迹搜救要求搜救犬在没有训导员的情况下,从指定区域放置的木板中,找到一处肉眼无法看到的血迹,并做出示警。
  红利是第一次参加比赛,杨孟余显得十分紧张。
  杨孟余知道,血迹搜救的难度在于,带血迹的木板分散在大约100平方米的场地里,其中大部分木板是“空板”,不仅没有血迹,甚至有干扰物存在。有血迹的那块木板,只有0.1毫升的抗凝血或稀释血,并且是滴在用图钉钻出的小孔中。参加比赛的搜救犬不仅要准确找到带血迹的木板,还要用时最短。
  搜救犬红利没有辜负杨孟余的期望。随着裁判一声口令,红利以超强的嗅觉能力第一时间精准定位,并以最短时间从400块木板中找到了目标木板。各地参加比赛的搜救犬共22只,光红利就找到119块血迹板。比赛结束后,杨孟余抱住累瘫在地的红利,眼泪忍不住涌出来。心疼这亲密无间的战友,杨孟余抚摸着红利的头,说着一些关心和安慰的话。此次比赛,杨孟余和搜救犬红利获得“野外血迹搜救比赛第二”的好成绩。
  一鼓作气,杨孟余和搜救犬红利先后又拿下多项大奖。2021年,在第六届全国消防搜救犬技能大赛(昆明)中,杨孟余和红利荣获“定向目标搜救科目第六名”的好成绩;2021年,山西省行业技能比武大赛,杨孟余和红利勇夺第一,红利斩获“犬王”称号;2023年,山西省消防救援队伍冬季练兵考核暨首届搜救犬综合训导技术比武大赛,杨孟余和红利勇夺第一。
  长期的训练、执勤和救援工作中,杨孟余和搜救犬红利在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中,已成为最亲密的“蓝焰知己”。每次外出执行任务,杨孟余都会带上它。
  2022年8月10日晚到8月11日中午,吕梁市中阳县遭遇特大暴雨袭击,最大降雨量超过200毫米。宁乡镇和金罗镇出现房屋倒塌、道路冲毁、部分人员被困。金罗镇一高速在建工地,6名工人被洪水冲走。
  抢险就是命令、救灾就是责任。耽误一分钟,受灾群众就有可能失去一次生存的机会。8月11日上午,吕梁市消防救援支队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依照命令,搜救犬抵达汛情最严重的金罗镇进行地毯式搜救。
  杨孟余带着搜救犬红利从金罗镇沟底村沿河道展开搜索。虽然搜救犬能够凭借鼻子,嗅出数万种不同气味,能通过嗅闻掩埋物下的血腥味定位伤亡者。但由于连续强降雨,受灾现场土质非常松软,洪水冲下来的乱石、泥水以及倒塌的建筑残骸,给搜救工作造成很大困难。长时间高强度搜救,搜救犬红利的四肢受了伤,身体也出现了虚脱症状,但它仍坚持冲在队伍的前面,用鼻子不停地到处嗅闻。行进至殿则村河渠旁时,搜救犬红利不再前进,朝杨孟余连续吠叫,杨孟余知道它已经锁定了失联者的位置。
  争分夺秒的救援,无论搜救人员还是搜救犬体力消耗都很大。救援结束后,满身泥水的杨孟余瘫坐在地上,紧紧地把红利抱在怀里,给它食物吃,喂它水喝。而红利则像一个在泥浆里打过滚的毛孩子,依偎在杨孟余身旁,仍保持一种备战的状态。
  通过各种比赛、实战演练,搜救犬红利已成为一名合格的搜救专家。杨孟余也通过自己不懈努力,取得一个又一个非凡的业绩。2019—2021年,吕梁市消防救援支队党委授予杨孟余“优秀共产党员”光荣称号;2021年12月,吕梁市消防救援支队授予杨孟余“三等功”荣誉;2022年1月,杨孟余先后荣获吕梁市消防救援支队、国家消防救援局“训练尖兵”光荣称号。
  荣誉的背后是辛苦的付出。在一次次摔打磨炼中,杨孟余用艰辛与汗水诠释了“火焰蓝”的美丽;在一次次抢险救灾中,杨孟余用责任与担当彰显了“逆行者”的帅气。正因为有千千万万像杨孟余这样的消防人,默默守护着我们的家园,时刻保卫着我们的安全,我们才能过上祥和安宁的好生活。
  向我们的消防英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