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年09月23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A11]

脑出血的护理与急救:关键时刻的应对策略

  脑出血,作为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致死性强的特点。其发生往往与脑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密切相关。一旦发病,病情发展迅速,若不及时进行抢救和护理,很可能导致患者死亡或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因此,了解脑出血的护理与急救知识,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脑出血的病理生理基础、早期识别、急救措施及护理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广大读者提供科学、实用的医学知识。
  一、脑出血的病理生理基础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其发病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病变有关,即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的老化、吸烟等密切相关。脑出血的患者往往由于情绪激动、费劲用力时突然发病,早期死亡率很高,幸存者中多数留有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言语吞咽障碍等后遗症。
  脑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脑血管破裂导致血液进入脑实质,形成血肿,压迫周围脑组织;其次,血肿的形成会引起颅内压升高,导致脑组织水肿、移位和脑疝形成;最后,脑出血还会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和代谢变化,如脑缺血、缺氧、代谢性酸中毒等,进一步加重脑损伤。
  二、脑出血的早期识别
  脑出血的早期症状主要包括突然头痛、恶心、呕吐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肢体麻木、无力、言语不清、意识障碍等症状。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就医,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三、脑出血的急救措施
  1. 保持患者安静
  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后应保持安静,避免情绪激动和剧烈运动。同时,应将患者头部抬高15°~30°,以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
  2. 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在发现脑出血症状后,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通知专业医疗人员前来救治。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家属或同事可以采取一些简单的急救措施,如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避免误吸等。
  3. 控制血压
  脑出血患者往往伴有高血压症状,因此需要及时控制血压。在急救过程中,可以使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以降低脑出血的风险。
  4.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在急救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意识状态、呼吸、心率、血压等指标。同时,还应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新的神经系统症状或体征,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脑出血的护理措施
  1. 保持患者安静
  在患者住院期间,应保持病房安静、整洁、舒适。避免噪声和光线刺激,以减少患者的烦躁和不安。同时,应限制探视人数和时间,保持患者充足的休息时间。
  2. 保持呼吸道通畅
  脑出血患者往往伴有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的症状,因此需要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意识不清的患者,可采用侧卧位或头偏向一侧的体位,以防止误吸导致窒息。
  3.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在患者住院期间,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血压、体温等指标。同时,还应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变化等神经系统症状或体征,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4. 保持营养支持
  脑出血患者由于病情严重和长期卧床等原因,往往会出现营养不良和消瘦等症状。因此,在患者住院期间应加强营养支持,提供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状况及时调整饮食方案。
  5. 进行康复训练
  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应尽早进行康复训练。康复训练的内容包括语言训练、肢体功能训练、认知训练等,旨在帮助患者恢复神经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同时,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应注意循序渐进、量力而行,避免过度训练和损伤。
  五、结论
  脑出血作为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了解脑出血的护理与急救知识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详细阐述了脑出血的病理生理基础、早期识别、急救措施及护理措施等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为广大读者提供科学、实用的医学知识,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脑出血这一严重疾病。同时,我们也呼吁社会各界加强对脑出血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关注和支持,共同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蓝梦珍 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