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年09月11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A6]

“我们头顶上的‘国徽’,就是老百姓的主心骨!”

  警灯闪烁,光芒穿过寂静的夜空。
  载着韩旭辉遗体的灵车,正缓缓驶过法院审判大楼。平时这个时间,他应该还在忙碌。
  2023年3月8日晚,原长治市潞州区法院马厂人民法庭一级法官韩旭辉,在准备第二天的开庭工作时,突发心脏疾病,经抢救无效于3月9日不幸去世,生命永远定格在59岁。
  为帮原告要回血汗钱,他倒在了准备开庭的路上。
  在司法为民一线奋斗33年,亲手办理数千件案件,数着手中正在办理的8件,韩旭辉说:“等我办完,就可以光荣退休了。”
  准备开庭,开庭,准备开庭,开庭……他终究倒在了这条还没有走完的路上。
  中央政法委印发通知,号召全国政法机关和全体政法干警要认真学习韩旭辉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凝心聚力、忠诚履职、担当作为,全面推进新时代新征程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
  斯人已逝,“旭辉工作法”是韩旭辉留给世人最珍贵的遗产。
  “旭辉工作法”又名“五先”工作法,哪“五先”?先坐旁听席再坐审判椅,先敲农家门再敲小法槌,先断家务事再释法理情,先摸准良心再倾听民心,先上公正轨再开效率车。
  “再小的案子和事,对老百姓来说都是百分之百的大事”
  “啥?老韩走了?”话音未落,长治市马厂镇张庄村的王良芝撩起围裙,擦拭着迸出的泪水。
  十多年前,王良芝和老伴儿在当地一家企业打工。之后企业倒闭,王良芝原本就为数不多的工资,打了水漂。
  直到前年,王良芝听说和她情况一样的其他工人,在马厂法庭的帮助下“讨回”了工资。她便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到法庭立案、起诉。韩旭辉,正是案子的主审法官。
  “再小的案子和事,对老百姓来说都是百分之百的大事!我要在法院工作一辈子,但老百姓可能一辈子只来一回!”这是韩旭辉生前常挂在嘴边的话。
  王良芝的案子并不复杂,难在是怎么真正帮她要到钱。为了这个系列案件,韩旭辉几次往返临汾监狱、相关企业,反复核实情况、沟通协调。
  韩旭辉的付出,王良芝看在眼里、暖在心里。
  离世前,韩旭辉出差的其中一站,就是到临汾监狱为王良芝的案子开庭。
  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意愿、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这是韩旭辉办案的出发点,也是“五先”工作法的精髓。
  扎根基层法院27年,韩旭辉审理了一系列事关群众“鸡毛蒜皮”的民事案件。他每次开庭前,都有个“习惯”:一定要坐在旁听席或者书记员的位置,以唠家常的方式,帮助打官司的双方缓解紧张情绪,尽可能地去缓和双方的分歧和矛盾。
  这就是其“五先”工作法的第一“先”:先坐旁听席再坐审判席。
  “咱老百姓,真上了法庭,谁不紧张?”村民郝大哥曾亲历过韩旭辉开庭,对此赞不绝口,“老韩和大家想象得不一样,不是高高在上地讲法条。他会先和你坐在一起聊天,听你真实的想法和委屈,然后才会开庭审案。”
  “开庭也许只需要一个小时,但是韩旭辉庭前化解矛盾,可能会用到整整半天。”韩旭辉的同事回忆。
  比如,一次保险理赔纠纷,大家记得“韩庭长”会要求早排期、尽快下判决,“老百姓等不起”。开庭前,他会跟保险公司的代表唠嗑:“你们看看那些拄着拐杖、打着石膏、带着护颈仪的当事人,因为事故遭了多大罪?家里还‘上有老、下有小’需要人照顾,别让等着‘救命钱’的人再作难。”
  判决生效后,韩旭辉还会主动与保险公司联系,督促对方尽快将赔偿款偿付到位。
  韩旭辉常说:“判决容易,但想要真正化解矛盾却需要下功夫。”
  他这一生共办了3000多起案件,诉讼双方当事人都能心服口服,无一信访,真正做到了案结事了。“如我在诉,老百姓的立场就是我的立场。”把屁股端端地坐在人民一边,这是韩旭辉毕生践行的价值,也是人民法官应有的追求。
  “如果不是韩庭长,俺娘根本不敢给自己作主”
  生在长治,长在马厂镇,父母长期工作于基层,从小和基层群众生活在一起,韩旭辉理解群众、热爱群众。
  他常说:“化解纠纷一定要先到当事人家摸准实情,法槌敲出的声音才好听。”这正是其“五先”工作法的第二“先”:先敲农家门再敲小法槌。
  2021年,马厂镇上韩村因城市扩容改造,被列入整村拆迁范围。令人始料未及的是,不少村民在配合拆迁上挺主动,回家后却因财产分配闹起了矛盾。
  比如张大哥家兄弟三人共有一处老宅院,在分配补偿款时,就出现了问题。按各自原有的房屋面积算,有人觉得不合适;按补偿款平均分配,也有人觉得不合理。于是便要求村干部出面解决。
  “清官难断家务事”,这可愁坏了村党支部书记张海兵。
  无奈之下,他找到了韩旭辉。韩旭辉听完,简单思考后,心里便有了底,“你放心,我一定给他们理得顺顺当当”。
  “都是一家人,想要绝对公平,太难。我觉得把各自原有面积加起来,用补偿款去除一下,用这个平均数再乘各自的面积,最后就是各家分得的钱数。‘各退一步,海阔天空’,告上法庭也大致这么判。”
  韩旭辉的一番话,清清爽爽,让张家三兄弟茅塞顿开。原本想打官司的念头打消了,剑拔弩张的兄弟也和好如初。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二十多年里,韩旭辉将大量矛盾化解在基层,努力在人民群众身边创新实践着新时代“枫桥经验”。
  关注“小案子”里的“大民生”,把老百姓的难事当自己的家事,韩旭辉“五先”工作法的第三“先”:先理家务事再释情与法,就是这么做的。
  他常说:“别看家务事小,但我们头顶上方的‘国徽’就是咱老百姓的主心骨!”
  2012年,一名年近八旬的农妇将自己的四个子女告上法庭,起诉他们不尽赡养义务。令韩旭辉意外的是,收到传票后,老人的四个子女竟不是为“推脱”,而是为“争夺”老人的赡养权而僵持不下。
  事出反常,必有蹊跷。老韩决定先走访。
  调查结果出乎意料。原来,这位老人先后嫁了三任丈夫,育有五个子女,其中一个儿子已经离世。眼看老人时日不多,其他四个同母异父的子女,便各自打起了算盘:名义上是争夺老人的赡养权,实际上,是想让老人离世之后“与自家父亲合葬”。
  了解事情原委后,韩旭辉主动上门,听取老人的意见。
  老人说:“小儿子待我最好,还是和小儿子一起生活安心,百年之后,想和最后一任丈夫合葬。”了解了老人的心愿,韩旭辉也有了底。
  韩旭辉说:“人的尊严,生前死后都应得到尊重,但生前的生活幸福更重要。子女孝顺不孝顺,取决于父母生前感受和广大群众的评价,不是子女的面子。”
  公开审理此案的当天,泽头村里的老百姓,把小广场挤了个满满当当。前文提到的郝大哥正是老人的小儿子,在老韩的劝说鼓励下,他才紧张地拖着颤抖的双腿,坐上了被告席。
  审理过程异常顺利,审理结果也如人所愿,老人和郝大哥生活在了一起。案件结束不久,老人寿终正寝,合葬事宜遂了心愿。 (下转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