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年08月16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B18]

全血的采集、储存和发放过程

  近年来,网络上掀起了一股“既然献血免费,那为何用血要钱?”的疑问。很多网友纷纷表示,自己曾经献过血,但在用血的时候却仍然要花钱,这样献血就很不值,简直就像是形成了一股黑色产业链一样。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为何献血免费,用血却要钱?其实,献血者用血时,医院收取的并不是血液的费用,而是血液采集、检测、储存、运输以及发放过程的费用。
  一、血样采集注意事项
  血液采集的时候,有几个关键注意事项必须留意:进行样本采集之前,必须准备所有必要的采集设备;操作时,工作人员需配备特定的防护用具,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不同个体之间的病原体传播;此外,需要向参与献血的人员提前说明需遵守的重要事项,如不能空腹献血以及献血前不要吃抗凝剂类药物等等。献血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精确核实参与者的个人身份信息,防止出现样本与其对应身份错误匹配的情况。此外,采血时,负责的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并采用语言安抚、动作轻柔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参与者的不适感,在样本采集完毕之后,依据规定流程对其进行标识,并予以妥善保存与运输。一次性医疗用品在使用完毕后,须作为废弃物进行适当处理,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在整个过程中,需密切监控献血者的反应,一旦发现异常状况,则需立即进行救治。一般情况下,献血者在献完血之后,需要在现场停留15分钟,且对针孔处用棉花签进行按压。
  二、全血的采集、储存和发放过程
  血液的储运温度对血液的质量和存期至关重要。不同的血液成分,有不同的储存和运输温度要求,如全血和红细胞悬液应在2℃-6℃下储存,运输温度在2℃-10℃,而血小板应在2℃0-24℃下储存和运输,而新鲜冷冻血浆和冷沉淀应在≤18℃下储存和运输。血液的保存期也直接影响血液的质量,目前我国大多数血站使用的血液保存液可使全血和红细胞保存期达到35天。
  在输血过程中,要避免不适宜的保存温度,避免外力作用危害血液质量。红细胞保存液是一种最常用的保存液。其中,红细胞保存液所含的葡萄糖和腺嘌呤可以帮助红细胞在保存期内维持ATP的含量,而柠檬酸盐可以防止血液凝固。温度、外力作用等血液的物理因素,也会对血液质量和保存期限产生影响。全血可分离制取多种血液成分,如去白细胞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浓缩的血小板、粒细胞、冷沉淀、去病毒血浆等。在献血过程中,通常采用多联采血袋进行血液成分的采集,便于采集好的血液成分的分离。
  三、对所采集的全血质量要求
  按照《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 18469)的规定,确保血液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采集完成后,每份血液都须接受一套严格的病原体筛查,以保障其无害性与适用性。对血液样本的表观品质把关和实施严格的无菌检测同样重要,确保每一袋血液品质达标,血液采集的每个步骤都必须强化质量控制。在利用血液分离设备对血浆成分进行体积测量之外,其他针对血液质量的检测项目,其控制质量的标准需达到至少75%的达标率。鉴于人体内血液的构成元素各不相同,某些血液指标的检测达标是可以认可的,这与其他国家的相关规定保持了一致性。采集血液时,必须严把质量关,确保其安全和外观的无瑕疵。一旦有任何异样,必须迅速采取措施。
  具体而言,每份血液制品都必须接受肉眼审查,确保无溶血、颜色异常等状况,方能继续后续的采血和供血流程,全血和各种成分血的表面必须完全无瑕疵,质量控制上要确保零缺陷,这就意味着任何杂质、悬浮物绝不能出现,目的是保障病患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防止输血环节出现任何不可预见的意外。血液及其成分的品质标准有着严格的要求,这是为了保障接受输血治疗的病人的安全与健康。只有通过全方位、基于科学的血液检测与监控措施,才能确保血液的优质与安全,这一原则必须在临床操作中得到严格的遵循与实施。唯有如此,方能确保病患在接受输血过程中的安全无虑,进而守护其生命与健康。
  总结:
  伸出援手,共筑生命之光,让我们以实际行动传递关爱,续写爱心篇章;自愿贡献热血,这是崇高的善举,让我们共同缔造和谐社会,传播生命的温情与愿景;积极投身其中,携手共筑血库,为急需输血救治的病患送去生的期望!
林东娟 玉林市中心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