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下穿汾河克服了这些困难
隧道全长310米 隧顶距河底16米
隧顶到河底最深处达22米 “V”形地势坡度大
太原地铁1号线从西山经下元、迎泽桥西进入汾河隧道后一路下坡。迎泽桥西站至桃园路站盾构区间全长1278米,其中汾河段310米,隧顶到河底距离为16米,最深处达地下22米,全程地势为“V”形坡,左线最大坡度为29.53‰,埋深变化大。
穿越汾河时,穿越的砂层较多,给盾构机的施工带来一定难度。掘进过程中,容易出现螺旋输送机喷涌、盾尾渗漏的风险,对盾构掘进姿态、掘进控制、施工安全质量带来一定影响。为此,项目部实行全过程信息化施工,掘进过程中加强监测和巡视,调整优化盾构掘进参数,及时同步注浆和二次注浆,确保施工安全可控。
地下水量大水压高极易发生盾尾密封被击穿风险
迎泽桥西站—桃园路站区间存在粉质液化层,穿越地层复杂,土层为中砂、粉细砂和黏土。汾河段处在太原轨道交通1号线区间最低位置,地下水量大、水压高。最大水压达3bar,相当于1平方厘米承担3公斤重量,极易发生螺旋机喷涌和盾尾密封被击穿等风险。掘进过程中,容易因掘进参数不准确,造成土仓与汾河河道之间出现通缝,引起汾河河水涌入土仓,造成盾构机螺旋机喷涌、盾尾渗漏水、土仓卸压、汾河河床塌陷等突发情况,甚至盾构机被河水淹没,造成机毁人亡的风险。
施工中,项目部持续检修盾构机,保持其良好性能。针对下穿汾河风险进行机身改造,增加了一节台车进行注浆,及时加固,并增加一道机械闸门,防止喷涌。
35天“河下”掘进实现双线安全穿越汾河
盾构穿越汾河前,中铁十四局邀请国内知名盾构召开专家论证会,对盾构机进行适应性改造,并根据试验段优化盾构掘进参数设定,更加精准指导盾构穿越施工。盾构施工中,采用国际先进的新型高分子聚合物渣土改良剂进行渣土改良,通过三维可视化实时显示、重点施工部位精确注浆、对盾构操作进行远程智能化监控等措施,保障盾构机安全高效掘进。
2023年2月8日,隧道左线开始“河下”掘进;2月26日,左线隧道率先穿越汾河。3月7日,隧道右线“河下”穿越;3月22日10时18分,右线顺利穿越。历经35天,太原轨道交通1号线迎泽桥西站—桃园路站区间左右两台盾构机接踵实现双线安全穿越汾河。这标志着国内首条穿越汾河盾构隧道完成双线穿河作业。 记者 高万军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