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消化道早癌要趁“早”
一、什么是消化道早癌?
所谓的“消化道早癌”指的是消化道肿瘤的早期,是指浸润深度不超过黏膜下层或者仅仅局限在黏膜层的消化道肿瘤,主要包括早期食管癌、早期胃癌以及早期大肠癌。简单来说,其最大特点就是病灶比较局限,转移的机会非常小,病人的症状比较轻,甚至没有症状,治疗效果比中晚期癌要好,越早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甚至可以实现根治。
二、消化道早癌有什么症状?
消化道早癌的典型症状就是:没有症状。你没有看错!消化道肿瘤在早期,大多没有症状,几乎所有的消化道肿瘤,在癌前期、早癌期基本没有症状,有的甚至到了进展期症状也不典型。消化道早癌就算有症状,可能表现与普通食管炎、胃炎、结直肠炎症状相似,如反酸、胃灼热、胸骨后疼痛、恶心、腹胀、早饱、腹泻、便秘等症状。这与病变部位表浅、范围局限有关。患者一旦出现严重腹痛、黑便、呕血、体重下降等症状,可能往往已经处于中晚期。
三、如何发现消化道早癌呢?
消化道早癌筛查的方式,除了粪潜血、肿瘤标志物为等广大群众所熟悉的常规体检项目以及CT 等影像学手段外,胃肠镜仍是目前筛查胃肠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最直观、最主要方法。但部分早期癌在普通内镜检查下可能会被遗漏,所以提倡对高危人群做内镜检查,有利于提高早癌的检出率。也就是说,医生通过常规胃镜检查发现可疑病灶后,对其进行放大内镜、电子染色内镜或化学染色等进一步检查,使病灶观察更细致入微,从而显著提高消化系早癌甚至极微小癌、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内镜检查又称“早癌排雷手”,往往需要结合色素胃镜、放大胃镜、超声胃镜等设备,不能简单理解为就是检查细致一点而已,对人员要求也较高,必须是由非常有经验的内镜医生操作,才能更好地发现可疑病灶,并做出合理的检查和判断,便于进一步内镜下治疗。
四、什么样的人最需要进行内镜检查?
虽然在食管癌、胃癌及大肠癌中都有一定的筛查范畴,但“家族史”在三癌中均被提及:“一级亲属有食管癌病史”“一级亲属有胃癌病史”“结直肠肿瘤家族史”,表明消化道癌症发病具有家族史是明确的。那么,什么是家族史?肿瘤家族史一般是指三代以内有血缘关系的两个以上的人患有癌症。但在这里需要明确的是:没有家族史不代表不会得癌,因为自身也可能发生基因突变;有家族史的人不代表一定会遗传给下一代,只能说患癌的概率更高。所以“无症状健康查体”这个理念对有肿瘤家族史的人就非常重要了。除了平时常规的体检项目,每个人都要根据家族史等高危因素,定期进行有针对性的专科体检。肿瘤家族史的人群建议筛查的年龄应该要提前到30岁﹣35岁。如果真等到出现所谓的“报警症状”,比如进行性的吞咽困难、便血等等,那时候可能就比较晚了。
五、内镜检查的意义
在现代医疗条件下,早期消化道癌症患者如果得到及时治疗,5年存活率可以超过90%,而一旦拖延到中晚期,治愈的概率很难超过10%。可见,胃肠道癌早发现和晚发现有着截然不同的结果。如果经内镜检查,医生发现了消化系早癌或癌前病变,无需紧张,及时就诊便可。消化系早癌可以在内镜下微创切除,达到完成根治的效果,这就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 )。从疗效来看,ESD可实现病变完整切除。与传统的外科手术相比,ESD具有不改变消化道解剖结构、对于患者创伤很小,功能、生活质量几乎不受影响,既能保证肿瘤被彻底切除,又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组织及其功能。纵然如此,有些早癌形态不典型,或者病理很难取到,不是所有消化道癌症都可以在早期发现,癌症的早期发现诊断和内镜大夫的经验关系也很大,推荐大家去正规医院消化科做内镜检查。通过定期检查,特别是针对高危人群,提高早期发现的机会。
总之,消化道早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及早发现。恶性肿瘤除了与癌症易感基因有关之外还与平时的不良饮食习惯等有关系,所以平时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还要多参加体育运动。如果有肿瘤家族史的人,是需要比正常家族史的人注重体检的,以尽早发现肿瘤,尽早治疗。在临床上接触到一些患者,常常就是因为惧怕胃肠镜检查,从而错过了早诊早治的最佳时机。 梁婵 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