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年07月19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A3]

夏日炎炎怎么办? 古人避暑有“凉”方

  继2023年被世界气象组织确认为“史上最热”年份后,今年的高温天气比往年来得更早、更猛。6月才刚过半,全国多地气温已连续突破40℃,“炎值”爆表。
  时间的脚步恍若飞矢,转眼已经入伏,迎来了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夏日炎炎似火烧,都市人最幸福的状态,莫过于“空调WiFi西瓜,葛优同款沙发,夕阳西下,我就往那一趴”。
  享受惬意避暑生活之时,人们也许会感叹古人避暑的艰难。其实不然,古人面对酷暑并非束手无策,而是脑洞大开、科学前卫,把夏天过得有滋有味。
吃——冰镇饮品成达官贵族标配
  在烈日炎炎的酷暑,一杯冰凉的饮品、一份美味的雪糕无疑都是消费者消暑的最佳选择。各式冰冰凉凉的冷饮冰品,让人们享受着片刻的清凉与惬意。
  这份舒适与痛快,古人也难以抵挡。他们想凉爽,只能“深挖洞,广积冰”。从先秦时起,人们就在“三九”寒天采冰,储存在地窖之中,以备盛夏使用。
  有了冰,古代“吃货们”爆发了无穷的创造力。唐朝中晚期,冰镇水果已是皇宫的夏季“标配”食物。吃上冰镇水果的人,不只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还有晚唐大臣韩偓。“赐冰满碗沉朱实”“绿香熨齿冰盘果,清冷侵肌水殿风”的诗句,透着冰镇水果给他们带来的夏日惬意。
  就在这个时期,“吃货们”发明出了古代版的“哈根达斯”。每逢重要宴会,宾客一定能吃到精致的大型冻酥花糕,其中最流行的是“酥山”。学者考据发现,其制作工艺是先将奶制的酥加热到近乎融化,再拌入蔗浆或蜂蜜滴淋在盘子一类的器皿上,待“淋”成山峦起伏的形状之后,经冷冻定型并插上彩树、假花作装饰。唐章怀太子墓壁画《仕女图》中,右侧仕女手捧的食物便是被后人视为冰激淋雏形的“酥山”。
  除了“酥山”之外,“吃货们”还研制出了更多消热冷饮。宋代,朝臣们可以吃上红豆沙拌冰屑的“蜜沙冰”。当时的帝都,街道两旁的冰镇凉水摊随处可见。绿豆汤、甘草水等加了冰,消暑效果一流。
住——“空调房”原理类似压缩循环冷却
  盛夏之际,人们踏入故宫博物院太和殿、保和殿,扑面就能感受到一股惬意的凉爽。究其原因,自然是工匠们各种精巧设计,让建筑自带了防暑降温的功能。
  北京地处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天气持续久且昼夜温差小。在此种气候条件下,想要保证屋内凉爽,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让建筑物墙体能发挥隔热作用。古代,工匠们尽量将建筑墙体砌得厚实,以此减少建筑内外传热。像太和殿的墙体,厚度居然可达1.45米。如此厚重的墙体,可以有效减少建筑内外的热量交换。
  工匠们并非简单地将墙体砌厚就算了事。他们还发明了更为巧妙的降温处理方法,即在古建工程中被称为“填馅”的造墙法——厚重的墙体两侧是正常的堆砌整砖墙面,但在中间会填充一层碎砖、碎石,人工使建筑墙体热传导系数发生多次改变,有效地隔绝了墙体的热传递,让建筑物内部温度恒定。
  为纳凉,古人因地制宜修建的“自雨亭”,堪比降温与颜值双在线的“空调房”。“自雨亭”傍水而建,利用水车等将水引到屋顶,水沿屋檐落下形成水帘,凉水上下循环,给房屋降温,原理上和现代空调使用氟利昂压缩循环冷却极为类似。
  唐玄宗在位期间,大臣王鉷就在自己豪宅内建造了一座“自雨亭”,水“从檐上飞流四柱,当夏处之,凛若高秋”。由于造价高昂,唐宋以后“自雨亭”已少有记载。
穿——先秦时期夏衣已讲究轻薄透气
  酷热难耐,人们自然要穿轻薄、舒适且透气性好的衣服。可是,古装影视剧却给很多人留下了“古人不怕热”的固有印象。其实,古人并非盛夏依然身着里三层外三层华服的“高温战士”。
  据《韩非子·五蠹》记载,尧“冬日麑裘,夏日葛衣”。古人的穿衣智慧,尽在其中。葛衣是用葛布(一种采用葛麻纤维制成的布料)制成的夏衣,质地细薄、透气性极好。葛衣,上登大雅之堂,下进百姓之家,从先秦延续至明清时期。唐朝诗人杜甫对此还留下了“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的诗句。
  现代感十足的短袖,也是古人引领时尚的消夏穿搭。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楚国,气候湿热。居住在此的先民,适宜穿轻薄、袖短的衣服。于是,名为“裯”的短衣就此应运而生。根据出土的文物及史料,身着短衣者不只是猎人,还有秦公子异人、秦汉儒学大家叔孙通。
  需要说明的是,秦汉时期,男装与女装差别不大,消暑主要靠面料。然而,魏晋之后,汉族女装开始吸收其他民族元素,变得多元化。兴起于南北朝时的衫裙,在唐代得以流行普及。
  当今,很多人认为,古代女子穿着十分保守。事实并非如此,薄、透、露是古代美人消热的穿搭法则。明代尤求所绘《荷亭消夏图》中,仕女半卧于榻上,衣衫半裸,持扇在手,欣赏着窗外的荷叶连连。
  男性则比较直接,穿得好不如穿得少。南宋的《槐荫消夏图》中,一高士在绿槐浓荫下,袒胸赤足而卧,闭目酣睡,悠然自得。
用——湖北省随州出土盆形青铜“冰箱”
  想要在滚烫的热浪中觅得一丝清凉,“道具”也不可或缺。
  讲究格调和优质体验的贵族,举办宴会必须随时用冰。为了满足冷饮消暑的高端需求,冰鉴应运而生。鉴是一种用于盛冰的盆形青铜容器,相当于今天的冰箱。
  20世纪70年代末,考古工作者从湖北省北部随州城郊的擂鼓墩一号大墓出土了大批贵族生活用具,其中就有两件夏日冰镇宴饮用酒的青铜冰鉴。
  作为曾侯乙的“高档厨房家电”,这两件青铜冰鉴均由鉴和缶套叠组成。缶,盛放食物、饮料;缶的外面套鉴。冰块被置于鉴与缶的夹层处,用来降低容器内酒的温度。
  不过,青铜器毕竟是金属,不易保温、冰块易化。经过不懈努力,清代匠人终于发明出了实木“冰箱”,并在宫廷得以普及。当时,这种器具被称作“冰桶”“洋桶”,由冰鉴演变而来。
  “冰桶”多用红木、花梨木、柏木等材料做胎制成,外形口大底小呈斗状,上面以厚木板为盖,腰部上下箍铜两周,箱的两侧设置便于搬运的铜环。足下安托,用以隔湿防潮。
  这种“冰箱”内壁衬一层铅或锡皮,既能起到较好的隔热作用,延长冰块的融化时间,又能防止融水侵蚀木质箱体。箱内的中部装有活动的隔屉,冰块置于隔屉之上,融化出的水通过隔屉漏到箱体下部。箱底有可以打开的小孔,以便定时排出积存的融水。箱口上配有一对活动箱盖,箱盖上有钱纹圆形镂空纹。箱盖即使盖合,也能从镂纹缝隙中散出缕缕冰气,为室内降温,简直是“冰箱空调一体机”。 下转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