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年06月24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B17]

降水总体偏少

  最近两周,华北、黄淮一带热得轰轰烈烈,河北、河南、山东多地最高气温超过40℃,部分城市的高温天数也达到5天或以上。
  眼下,尚未入伏,为何热得如此高调?今夏高温会不会更频繁?本周我省天气又如何?

今夏大部分地区气温预计都将以偏高为主
  据中国天气网介绍,6月8日以来,我国北方地区经历了两轮高温天气过程。其中,8日—14日为今年来最强高温过程,影响范围广、强度大、极端性强。
  统计显示,今年1月1日—6月20日,我国共有17个省会(首府)或直辖市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从大城市高温日数前十排行榜来看,北方城市包揽七席,南方仅占三席。北方城市中,西安和济南高温日数高达12天,石家庄11天,郑州、天津、太原、北京也都超过5天。
  北方热过了南方。
  对此,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唐晓静介绍,北方6月高温多属于正常情况。通常6月—7月正是北方高温主力季,而南方高温主力季在7月—8月。6月—7月初,华北、黄淮等地往往受高压脊天气系统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空云量较少,在晴空辐射和下沉增温的共同作用下,容易出现高温天气,长江中下游等地则陆续进入梅雨季,雨水不断,鲜有高温。
  7月后期到8月,随着副热带高压北跳和夏季风往北推进,水汽输送加大,华北、东北陆续进入雨季,而长江流域梅雨结束,进入晴热少雨期,高温不断,有时甚至还会出现伏旱。
  夏至是盛夏的起点。夏为大,至为极,也就是说,万物至此壮大繁茂到极点。6月21日,我们迎来夏季的第四个节气——夏至。夏至过后,天气愈发炎热,高温炙烤增多。
  虽然有“不过夏至不热”的说法,但今年不到夏至已“热辣滚烫”,那今夏高温会不会更频繁?
  对此,国家气候中心研判,预计今年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其中,新疆、华北、黄淮以及江南、华南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偏高1℃—2℃,上述大部分地区高温日数将较常年同期偏多,部分地区可能出现阶段性高温热浪。
  此外,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郑志海介绍,全球变暖这个大背景和每次过程中的具体高压系统是影响各地高温的最重要因素,预计今夏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都将偏高。
  相比2022年“中央气象台高温预警连发41天,其中最高级别红色预警连发12天”的记录,眼下的高温显然还不是对手。要知道,盛夏高温的主要制造者——副热带高压系统刚刚北抬“上岸”,今年最热时段还未到来。

气候正在崩溃?罕见或变常见?
  近期,我国北方遭遇“酷热烤”,南方则正在经历“暴雨梅”。放眼世界,印度气温连续数日超过45℃、巴西南里奥格兰德州遭遇有史以来最严重的自然灾害、阿联酋一天下了一年多的雨量……好像我们的气候正在崩溃,或许,罕见的气象灾害或气象现象展示“自我”的机会也在变多。
  这不,近日,在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县,有市民拍下“滚轴云”这罕见的一幕,天空好像一幅画卷。
  专家表示,“滚轴云”被称为“世界九大奇云”之一,它的形成需要非常特定的气象条件,在全球都罕见。
  那什么是“滚轴云”?
  据了解,“滚轴云”是一种特殊的低空云,是水平延展的长条形云体,看起来像一条长长的滚动云带,常低悬在天空中,独立于其他云层。
  “滚轴云”通常与雷暴系统相关联。也就是说,它的出现通常预示着雷暴活动即将到来。所以,如果有幸在天空中看到这幅美丽的“卷轴”,欣赏之余要引起足够重视并采取防范措施。
  此外,近日,北京、辽宁省沈阳市的网友都拍到了罕见的“乳状云”。“乳状云”又称“乳状积云”,是指其形状和牛乳房相似的云层,是在积雨云下方形成的乳状型积云。它还有一个更形象的名字,“颠簸的云彩”。当下沉气流中温度较冷的空气与上升气流中温度较暖的空气相遇,就会形成如同一个个袋子形状的“乳状云”。
  专家表示,“乳状云”往往预示未来可能有风暴或其他极端恶劣天气。

我省降水总体偏少以晴天间多云为主
  今年,我省的高温天气主要从6月9日开始,之后逐步发展加强。
  据统计,今年5月以来,全省平均气温为 20.3℃,较常年同期偏高1.5℃,全省平均降水量为32.4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42.8%。那本周降水情况如何?
  据山西省气象台最新预报显示,本周,我省降水总体仍偏少,需加强抗旱保供能力。
  受冷空气和上游沙尘传输影响,6月22日—23日,我省出现大风沙尘天气。在大风的拉扯下,23日,我省多地气温回落到30℃以下,不过,随着冷空气的结束,6月24日—25日,气温逐渐回升,全省天气以晴天间多云为主。
  6月26日,全省天气晴天转多云,北部部分地区有阵雨或雷阵雨;27日—28日,全省又是晴天间多云天气。到了29日,全省天气晴天转多云,北部局部地区有阵雨或雷阵雨。
  山西省气象台提醒,本周,我省降水总体仍然偏少,各地需加强多水源联合调度,提升农田水利设施抗旱保供能力;降水偏少的地区仍需加强森林草原火险监测,注意用火安全。 记者 丁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