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胜于治疗,远离带状疱疹疼痛困扰!
人们为什么会患带状疱疹?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是引起水痘和带状疱疹的共同病原体,在无或低免疫力的人群中(多数为儿童),引起原发感染表现为水痘,部分呈隐性感染。水痘痊愈后,仍有病毒潜伏于神经细胞中,当创伤、疲劳、恶性肿瘤、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因素的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时,病毒再度活化则引起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疫苗有哪些?
带状疱疹疫苗研发涉及减毒活疫苗、重组疫苗和灭活疫苗3种技术路线。2006年5月,Merck公司生产了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ZVL),目前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并未在中国内地获批,仅在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使用。2017年10月,葛兰素史克公司研发生产了含佐剂的重组带状疱疹疫苗(RZV),经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预防≥50岁成人带状疱疹,并于2020年6月在中国正式上市。此外,还有韩国SK Bioscience公司研发的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NBP608及我国百克生物的国产带状疱疹疫苗上市,研究中的疫苗有新型重组亚单位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DNA疫苗、mRNA疫苗等。
哪些人群应该接种带状疱疹疫苗?
基于目前国内带状疱疹疫苗的可及性,重组带状疱疹疫苗(RZV)推荐年龄在50岁及以上且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接种带状疱疹疫苗;有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病史的成人可接种两剂次RZV;既往接种过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ZVL)的成年人,考虑到ZVL保护效力的下降和随年龄增长发生带状疱疹风险的增加,受种者可能会受益于RZV疫苗接种。
带状疱疹疫苗接种方式是怎样的?
重组带状疱疹疫苗(RZV)仅限肌肉注射,首选接种部位为上臂三角肌。完整免疫程序为两剂,接种第1剂RZV后间隔2—6个月接种第2剂。若未能在6个月内接种第2剂,可考虑在第1剂接种后12个月内完成第2剂接种,无需重新接种。因疾病或治疗而出现或可能出现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的接种者,推荐在第1剂接种后1—2个月内接种第2剂。
有带状疱疹病史还需要打疫苗吗?
国内专家共识认为有带状疱疹病史的成人可以注射重组带状疱疹疫苗(RZV),但是,RZV并不能治疗带状疱疹或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不应在带状疱疹的急性发作期间接种。其次,临床上很少遇到带状疱疹再发,因为在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中,带状疱疹发病过程中诱发的特异性T细胞免疫将持续较长时间,可能并不低于疫苗诱导的免疫持续时间。即使第二次患带状疱疹,也可能因为先前形成的部分免疫力而表现为临床症状更轻。所以,已经明确得过带状疱疹且免疫功能正常的个体,不一定需要接种疫苗。但是,当老龄化、疾病或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因素或可导致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特异性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水平下降时,接种重组带状疱疹疫苗(RZV)是个不错的选择。 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 胡晓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