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年06月05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A5]

探索黄河流域司法保护新路径新举措

山西三级法院加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工作侧记

  ■特约记者 白 婕 郭彦伶
  保护好黄河,功在当代,利在千秋。5月29日,最高法院举行贯彻实施黄河保护法暨司法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省高院党组书记、院长冯军在会上作经验交流。
  黄河保护法实施一年来,山西法院依法能动履职,积极服务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司法之力守护黄河秀美安澜。
  “你看那汾河的水呀,哗啦啦啦流过我的小村旁……”《人说山西好风光》这首歌脍炙人口,只要旋律响起,每一位山西儿女都不禁心潮澎湃。
  汾河,三晋母亲河,黄河的第二大支流,也是山西人民心目中的“表里山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四次莅临山西考察调研,足迹遍布沿黄4市和沿汾6市。
  2020年5月在山西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汾河岸边,对“锦绣太原城一水中分”的美景给予肯定,称赞“真是沧桑巨变!”
  在这次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切实保护好、治理好汾河,再现古晋阳汾河晚渡的美景,让一泓清水入黄河。”
  这些年,山西法院扛起政治责任、法治责任、审判责任,能动履职,司法护航“一泓清水入黄河”。
  2023年3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贯彻实施黄河保护法暨沿黄九省区法院黄河流域司法保护工作推进会在山西吕梁召开。
  会上,黄河流域九省区法院签署《司法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山西倡议》,唱响了司法保护的“黄河大合唱”。
哭泣的朱家川河焕新颜
  2023年初冬,朱家川河保德县杨家湾段,成群的白鹭、黑鹳时而悠闲踱步,时而展翅飞翔,时而嬉戏觅食,蓝天白云、水波荡漾、鸟儿翩跹,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要久久为功的守护!在这场守护战中,惩罚不是目的,让被破坏的环境及时得到保护与修复,才是最紧迫的。
  保德县是黄河干流流经我省的19个县(市)之一,朱家川河是16条主要入黄支流之一。
  张某殿在朱家川河畔承包了一个化工公司,用于生产提炼稀土。稀土提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这些废水需经过特殊的方式处理,如果直接排放,会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污染。“你知道这些废水中含有危险废物吗?”庭审中,法官问道。
  张某殿羞愧地低下了头,许久,他说,“我知道。”
  明知废水含有危险废物,张某殿依然以每吨65元的价格发包给他人处理。李某、王某清等人将工业废液倾倒在朱家川河段20余次,张某殿并未加以制止。
  经鉴定,李某、王某清等人向朱家川河河道内倾倒废酸液141.96吨。具有腐蚀性、危险性的废酸液在河水中翻滚,朱家川河在哭泣!
  审理过程中,张某殿及其家属主动支付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118.77万元用于修复生态,并将237.18吨遗留废液进行了无害化处理。
  考虑张某殿自愿认罪认罚,积极修复生态、自首等情节,保德法院依法以污染环境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
  朱家川河在保德县杨家湾镇汇入黄河,绵延300多里的朱家川河畔,乡亲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
  杨家湾镇的刘旺子说,“以前老百姓拜‘龙王’,祈求河道平安、风调雨顺。如今,河水清冽冽的,两岸都是绿地和庄稼,河里有鱼,岸上有鸟,都是这几年治理得好啊!”“这个案子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教育被告人缴纳生态环境损害费用,对遗留废液进行无害化处理,既实现了对犯罪的惩罚和预防,又做实了对环境的实质修复。”全国人大代表、山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白琦瑞给予充分肯定。
  预防—保护—惩罚—修复—治理,这是一个完整的闭环,也是山西法院革新理念,持续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的生动实践。
  九曲黄河万里沙,“要保障黄河长久安澜,必须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
  黄河保护法对“水沙调控”作了专门规定,《山西倡议》也强调,严惩黄河流域非法采砂违法犯罪,助推水沙关系调节与防洪安全。
  芮城县位于黄河“几字弯”最后一拐的臂弯处,这里有黄河上最大的渡口风陵渡,还有大禹治水来过的地方大禹渡。
  就在这里,姚某、董某在未办理采矿许可证和河道采砂许可证的情况下,在古贤黄河滩河道内偷挖河砂3车。经鉴定,二人偷挖的河砂约价值960元。“非法采砂地点位于古贤防洪工程300米处,很可能会造成滩涂河岸坍塌后退,对防洪工程产生威胁。”承办法官张永生介绍。
  审理过程中,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经法院组织调解,姚某、董某自愿支付赔偿金960元。
  对于姚某、董某的违法行为,芮城法院以非法采矿罪分别判处二人拘役一个月,并处罚金。
  当年,大禹治水,“禹之决渎也,因水以为师”。
  如今,遵循生态修复规律,通过修复性责任承担方式的运用,最大限度抚平生态“创伤”,恢复绿水青山,这一理念已成为法官的共识。
  运城中院杨云芳法官介绍了她审理的一起非法采矿公益诉讼案,被告人支付了生态破坏修复费165.11万元,公开赔礼道歉,该案全程直播,60.5万余人次在线旁听,充分发挥了司法的教育、评价、指引功能。
  全国人大代表、襄汾县古城镇关村党支部书记王晋刚认为:“这些案件的依法判决,保护了黄河生态安全、防洪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对于黄河流域的非法采砂行为、潜在的非法采砂者来说,也是一个有力的震慑。”
(下转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