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年04月22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B19]

梁高虎:让云雕漆器“浴火重生”

  到过人民大会堂山西厅收藏馆和中国美术工艺馆收藏馆的人,一定对云雕漆艺花瓶和礼品盒印象深刻。你知道它产自哪里吗?答案是绿茵覆盖、青砖绿瓦的古村落——运城市新绛县店头村。
  1989年,40多岁的梁高虎看到新绛工艺厂人员分流,工厂即将“消失”,想到漆光晶莹剔透,造型古朴雅致、绮丽多姿的云雕漆艺产品不知何去何从,他不由一阵心酸,产生了把这一传统工艺传承下去的念头。
  云雕漆艺这一工艺始于唐代,是中国漆器文化遗产中颇为珍贵的一个种类。“他文化水平不高,技术底子薄,行吗?”面对众人的议论,梁高虎没有灰心,在他看来,“文化可以学,技术可以钻,事在人为,没有过不了的火焰山”。
  就这样,梁高虎把厂址选在新绛县店头村,并冠名“大唐云雕漆艺厂”。为了及早掌握这项技术,他一方面把流散的技术人才吸引进来,一方面多次到外地学习,拜访老艺人。
  云雕漆器制作十分精细,采取漆、画、雕相结合的综合工艺技法,以制作精巧,造工卓异取胜。首先要在做好的木胎上涂上朱、黑颜色的漆层,层层相间涂刷,一般要涂刷70—80层,最多可达百层以上,然后用刀剔刻出图案云纹。剔刻斜刀深约5毫米,刀口上宽下窄,进刀深峻,棱面分明,从刀口上显露出不同颜色和层次的花纹。为了掌握这些技术,梁高虎一边用利刀剔刻出图案云纹,一边观察研究云雕的形状、图案、结构,通过刀口,研究漆层的厚度、漆片和刀工,并开始仿制云雕漆器,逐渐雕刻出风格独特的产品。
  经过两年的努力,大唐云雕漆艺厂一系列新产品问世,迅速占领市场。全厂职工“笑”了,可厂长梁高虎却没有笑,他深邃的目光“伸”向远方。
  随着产品市场的扩大,厂里人员不足,这时梁高虎看到店头村,有文化的年轻人外出打工,老年人留在家里有许多不便,于是,他产生了留住年轻人进厂打工的想法。在梁高虎的努力下,厂里吸收了不少年轻人,其中包括梁高虎的儿子梁杰。十多年,先后有500多名年轻人在大唐云雕漆艺厂传承这项技艺。梁高虎的这一举动受到人们夸赞,也让大家真正理解了梁高虎的初衷。
  2006年,“绛州云雕制作工艺”被列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1年,山西“绛州剔犀髹饰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经过30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大唐云雕漆艺厂出品的“店头”云雕,先后20次参加北京、上海、重庆和韩国等博览会,其《剔犀卷几》《脱胎清瓶》《云雕“鼓”》等多件云雕作品获金奖、银奖等,产品更是远销全国20多个省市,甚至国外。
  小到果盘、首饰盒,大到沙发、茶几、屏风,梁高虎在传统的云纹图案之外,引入麒麟、九凤等元素,赋予了云雕漆器更广泛的文化内涵。如今,在他的努力下,云雕漆器已“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装饰品或收藏品。新绛云雕这一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精湛工艺正在浴火重生。
  记者丁婷婷通讯员梁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