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年04月19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A7]

一粒玉米的一生

  从播种到新的种子成熟,叫做玉米的一生。玉米经过种子萌动发芽、出苗、拔节、孕穗、抽雄开花、吐丝授精、灌浆,直至新的种子成熟,才能完成其生命周期。在这个周期中,玉米的根、茎、叶、穗、粒诸器官陆续分化形成,植株形态和生理都发生了阶段性变化,最后形成产量。
  在自然条件下,玉米生长在土壤中,需要养分、水分、温度、光照。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
  土壤是玉米扎根生长的场所,为玉米提供水、营养。玉米对土壤要求不太严格,砂壤土、壤土、黏土均可生长(甜糯玉米耐盐碱能力差,盐碱地不能种植)。以土层深厚、结构良好,肥力水平高、营养丰富,疏松通气、能蓄易排,近于中性,水、肥、气、热协调的土壤最为适宜。
  玉米地深耕以33厘米左右为宜,并注意随耕施肥,耕后适当耙、勤中耕、多浇水,促进土壤熟化,逐步提高土壤肥力。
  玉米是一种喜高水肥条件的高产作物。植株高大,吸收养分多,施肥增产效果极为显著,肥料在玉米增产中占40%—45%。在追肥方法上,要边施肥边用土覆盖,追肥要深施,深度12—16cm,肥效长而稳,促进根系生长,有利增产。
  玉米是高产作物,吸收养分多,施肥增产效果极为显著。玉米生育期短,生长发育快,需肥较多,对氮、磷、钾的吸收尤甚。
  要想玉米栽培获高产,就必须了解玉米生长发育各阶段对氮、磷、钾肥料的吸收规律。玉米对肥料的吸收量是氮大于钾,钾大于磷,且随产量的提高,需肥量亦明显增加。据试验分析,亩产100公斤籽粒,需要吸收纯氮2.2—2.8公斤,氧化钾1.5—2.3公斤,五氧化二磷0.7—0.9公斤。
  玉米需水较多,满足其对水分的要求,才能获得高产。
  从播种到出苗需水量少,苗期是玉米一生中最抗旱的时期;出苗至拔节,需水增加,为玉米苗期促根生长创造条件;拔节至抽雄需水剧增,抽穗前后15天是玉米的水分临界期,需水最多;抽雄至灌浆需水达到高峰,从开花前8—10天开始,30天内的耗水量约占总耗水量的一半。该期间,田间水分状况对玉米开花、授粉和籽粒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灌浆至成熟仍耗水较多,乳熟以后逐渐减少。
  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灌水和排水。播前要浇底墒水;大喇叭口期和抽雄后20天左右,分别浇攻穗和攻粒水;当水分不足、叶片卷曲、近期无雨时,应立即浇水,反之可不浇。如果雨水多,田间积水,应及时排水,防止根系窒息死株。发芽出苗、幼苗期,应注意散墒,防止烂种芽涝。
  玉米是短日照作物,喜光,全生育期都要求强烈的光照。光照是玉米形成产量的重要条件之一,没有光照就没有籽粒产量。
  玉米不耐阴,要求适宜密度,一播全苗、要匀留苗、留匀苗,否则,光照不足、大苗吃小苗,造成严重减产。
  雌穗在蓝、紫、白光下发育快,在红、橙光中发育迟缓。雄穗在绿光中表现极度迟缓。
  陈永欣(山西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