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年04月12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B20]

成长与蜕变

  守一座城,护一方土。
  一直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枕戈待旦冲锋在前,守护着方圆千里群众的安危;
  一直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穿梭刀山飞越火海,垒砌着生命与死神的隔离带;
  一直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闻警即动,起步即是冲刺,以必胜的信念将火魔消灭;
  一直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在生活中默默无闻、沙场上高光绽放,只为点缀那一抹“生命至上”的火焰蓝。
  他们是火场上鲜活生命的“再造神”,是疏散通道上忠诚的护卫队;
  他们是和平年代中的红色脊梁,是数十年如一日走街串巷的排险员;
  他们是父母妻儿仰慕的英雄,是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的绿色屏障;
  他们是群众信赖的“大后方”,是国家经济发展、富国强民的坚强后盾。
  如果你问我,他们是谁?我会自豪地说:是我曾经的战友——消防员!
  力挽狂澜、不畏艰险是他们的标签;
  矢志不渝、钢铁意志是他们的名片。
  训练的日常,是他们与速度赛跑、燃烧青春时的模样;
  出警的日常,是他们与火魔战斗、百炼成钢时的锋芒。
  或许有见一面少一面的感慨,但他们只要在岗一分钟,就坚守六十秒;
  可能有伤病困扰、面临淘汰的忧虑,但他们矢志不渝,他们的坚强斗志是无法解读的“上甘岭”精神;
  这就是红门精神,是传承、是希望、也是脊梁!
  十年红门,终生为荣。
  记得那是我入职以来的第一次练
  兵:那是一起寺庙火灾后的现场,刺鼻
  的烟味传入鼻中,大伙儿蹲在土堆旁,
  或拿着铁丝捅,或拿着铲子翻,或拍照
  取证,通过对蛛丝马迹的抽丝剥茧,推
  断起火部位和起火源。那份凝重,让我
  对消防队伍有了初步的认知。
  印象深的第二次经历是:在一次民房火灾中走访一个4岁的小男孩。当我们赶到现场时,小男孩满眼的警觉与血丝,或许是第一次目睹了大火蔓延、热浪烘烤、浓烟滚滚,整个人受了惊吓、一言不发。面对大家的提问,男孩只知啼哭。在走访了解中,我和同事站在孩子的视角,先与小男孩建立起亲密的信任关系,最后让小男孩陈述出火场的所见所闻。等到第二次、第三次见到小男孩时,他愿意让消防员抱抱,而且还给我们喂瓜子。
  后来因工作需要,我调整到宣传岗位,迎来许许多多的第一次:第一次站在讲台上对数百人宣讲,第一次现场实操灭火器、讲授“提、拔、握、压”的要领,第一次走街串巷传播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在紧张中,收获了群众的阵阵掌声;在答疑中,丰富了自己的应变能力。
  十年的消防生涯,我完成了一名大学生到一名消防文职的蜕变。我现在是一名融媒体新闻工作者,把每一次的宣传当作“大事”来办,正能量应对每一次的新闻报道,是媒体人对公平正义、社会稳定直接的贡献,也是我的初衷。
  时代在进步,人民群众的思维也在进步,转变传统思维模式,将新科技、新思想、新理念植入宣传才是硬道理。如今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刷抖音和快手成为人们了解社会、提升自我的主要途径,通过制作和分享短视频,让大家直观便捷地了解社会发展,是一个很好的宣传窗口和媒介!
  一次偶然,再次拉近了我与消防工作的距离,有幸参与这次消防杯的征文比赛,有种回娘家的感觉,让我心潮澎湃!
  你好,火焰蓝!再次相遇,我们别来无恙!
  因为我知道,你也平凡如我!
  记者又称媒体人,就像直接实现作战意图的消防员,是最早“触摸”现场、提炼一手资料的工作者。“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让群众感受社会温暖与关爱”是媒体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如一盏明灯,照亮了神州大地;它如一本指南,激励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奋勇向前……
  记得刚来融媒体中心工作时,正赶上防疫的攻坚期,每天奔波于新闻采访的路上,加班是常态,急稿是便饭。一个紧急电话响起,我们又拿起了相机,踩下油门再一次出发。
  防疫就是命令,宣传重于泰山。一辆指挥车、一身防护服、一台摄录机,从黎明到拂晓、从城市的巷道到偏僻的自然村,从人员密集场所到高速路口,去记录精彩瞬间,去感知人间温暖,去传播中国力量,我们一如既往地坚守,用媒体人的视角,不断讲述着党和政府必将战胜疫情的决心。
  还记得那是2022年9月,单位接到政府办紧急任务,次日凌晨要在动车站组织新兵入伍欢送仪式,要求宣传组务必凌晨五点前赶赴现场采集信息。我们组领到任务后,冒着大雨、扛着摄像机飞奔现场,用镜头记录下一幕幕感人瞬间,有父母与孩子雨中送别的依依不舍,有部队首长慷慨激昂的队前动员,有热血青年立志从军的铮铮誓言,大雨没有停下男儿前行的脚步,霓虹灯照亮热血青年对军旅生涯的憧憬。
  这次遂行任务中的雷厉风行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韧,赢得了单位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表扬肯定。我想我能够这样,离不开十年的消防生涯,离不开红门氛围的熏陶,是传承也是锻炼!以事实说话,拿数据阐明,用精炼的文案和直击心灵,用每一帧图片诠释新闻的社会价值,让每一名读者心领神会。
  无论是曾经的传统媒体时代,还是当下的新媒体时代,新闻工作始终是人民群众了解社会、提升自我的纽带和桥梁!把服务群众当己任,以正能量舆论引导社会和谐发展,是每一个媒体人的职责与使命。
  紧跟时代的步伐,做好事件的预判,进行权威的发布,是每一个媒体人的骄傲与殊荣。十年消防生涯的磨砺,培养了我潜心写作的本领和执行力第一的工作习惯。“习惯消防”融入我的工作和生活,而消防精神也锻造了我的工作能力,使我终身受益。
  人一生的每一次履历好比烟花,总希望把斑斓留给他人。然而烟花的光芒,怎及消防救援人员生命的绚烂。
  作者简介:程树茂,女,1986年生。山西太谷人,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晋中市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