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年04月10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A7]

运城中院发布典型案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本报讯 (记者 吉维华)黄河保护法实施一周年之际,运城中院在黄河·汾河生态司法保护基地召开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公开发布2022年至2023年运城法院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据介绍,2021年,运城中院成立环境资源审判庭,实行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归口审理,截至2022年底,全市13个基层法院均设置了环资审判专门团队,实现了全市环资审判机构全覆盖。
  2021年1月至2024年2月,运城法院共审结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等各类环境资源案件477件。其中,审结环境资源刑事案件329件,审结环境资源民事案件80件,审结环境资源行政案件40件,审结环境污染公益诉讼案件6件,审结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22件。
  近年来,运城中院积极加强联动机制建设,打造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多元共治格局。2022年5月,运城辖区内沿黄八县市法院联合会签《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司法协作机制框架协议》,形成区域内共同保护黄河的司法合力。2023年3月,运城中院发起晋陕豫三省四市中院签署《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环境资源审判协作框架协议》,实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跨区域司法保护。2023年8月,运城中院、临汾中院签署《古堆泉域生态环境司法修复协作框架协议》,进一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围绕黄河生态保护和黄河文化保护,运城中院在重点区域设立环资法庭、巡回法庭和司法保护基地,通过“惩治+保护”的模式进行一体化保护。目前全市已成立5个专门性环境资源法庭,设立3个巡回法庭。在万荣设立了全省第一个黄河流域司法保护基地——“黄河·汾河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在平陆设立了运城黄河湿地司法保护基地,在永济伍姓湖设立生态保护修复基地,在永济古城遗址设立蒲津渡文化遗址保护基地,在盐湖设立盐湖生态和文化司法保护基地,在稷山设立国家板枣公园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在全国零碳第一村芮城庄上村设立零碳司法保护基地,在运城形成了覆盖河流、流域、湿地、湖泊、森林、文物和黄河文化的一体化司法保护格局。
  发布会发布了2022年至2023年运城法院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涵盖环境资源刑事、民事及公益诉讼等不同诉讼类型,包含土地、野生动物、古墓葬、河流等生态环境要素,涉及河道及矿产资源保护、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环境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修复、黄河文化保护等多方面内容,充分展现了运城法院发挥环境资源审判职能,依法守护生态安全的有力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