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年03月22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A13]
辰涵科技

唤醒沉睡的文物为传统文化插上科技“翅膀”

  3月12日,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公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评选与复核结果,山西辰涵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辰涵科技”)获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山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山西省文化数字内容产业战略联盟牵头单位、山西省科技成果转化(数字文化产业)示范企业,辰涵科技把数字化改造作为“唤醒”文物的重要手段,真正做到让人们离文物更近一些。
离文物更近些
“玻璃罩里的文物静静地陈列在那里,像是‘睡着’了一般。”辰涵科技副总经理李靖说,这些年,公司在数字化呈现方面有过不少尝试,为妥善处理文物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积累了不少经验。“北齐徐显秀墓壁画,代表了当时绘画的最高水平,蕴含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然而壁画也存在空鼓、脱落的问题。”李靖说,过多的人为活动不利于壁画保护,但仅看壁画图片又不能真正感受到壁画的魅力所在,这让数字化改造有了用武之地。
  戴好VR(虚拟现实)头盔,手持控制器,眼前画面突转,一下子便来到徐显秀墓道前。墓道、甬道、墓室里的每一幅壁画,都清晰展现在眼前。平日在博物馆看得见,不能碰的珍贵文物此刻不再有距离,可与壁画里的人物亲密对话。“这种感觉很奇妙!”
  李靖认为,在活化文物成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的大背景下,徐显秀墓壁画的数字化保护以及基于数字化采集的研究、应用和传播,对当下深掘山西文化、塑造山西形象、助推文化产业以及丰富城市历史、凝聚社会认知均有重要价值和深远影响。
“把玩”古建识文化
“山西有着众多古代建筑,其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都很高。遗憾的是,我们作为普通人,没有专业的古建知识,很难了解其价值。”李靖说,公司希望能让科技与古建相结合,让了解古建的门槛低下来。
  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来自辰涵科技的一堵“文物魔墙”,让来自全球的观众对山西文化燃起浓厚兴趣。“当时,有位爱尔兰的中国文化爱好者一边在屏幕上用指尖轻触屏幕旋转、拆解着北齐鎏金铜莲花烛台,一边感慨:能看到中国山西上千件文物的真实场景,感觉棒极了。”
  李靖说,公司通过游戏化开发,将古戏台榫卯结构进行拆解然后复原,用数字化的创新形式充分展现了山西丰富的古建筑文化。“很多观众通过‘把玩’山西古建模型,惊叹于古人的智慧,对中国文化充满了自豪。”
用科技传承文化
  “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从文化产业资金的支持、用人、税收等方面都给了我们政策支持,为我们提供了各方面的保障,能让我们更好地去深耕文博文旅行业,去做好文物数字化遗产的活化利用。”李靖表示。
  作为山西文化科技企业新秀的代表,辰涵科技还是我省文化数字内容产业联盟牵头单位。经过10余年的发展,辰涵科技自主研发了“数字景区”“数字博物馆”“AI移动导览云平台”“文物数字化展览展示平台”等信息化、数字化产品,已获得3项发明专利、30余项软件著作权,通过这些为传统文化插上“科技翅膀”,也开辟出了山西文化传播的“新窗口”。
  “‘用科技传承文化’,作为山西本土的公司,我们也有信心能够做好山西文化的宣传,建立山西数字化产业的新生态,为山西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澎湃的动力。”李靖坚定地说。
记者 叶芝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