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年03月01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B18]

太行山上的焦裕禄 永垂不朽的公仆精神

从孙文龙的一生看孙文龙精神的时代价值

  孙文龙的一生,是一部充满奉献精神、敬业态度和公仆意识的壮丽史诗。“奉献精神、敬业态度、公仆意识”,精准概括孙文龙一生的12个字,不仅在过去闪耀着光芒,而且在今天仍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它使孙文龙的名字,在他离世40多年后,在山西老区群众心中,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名字,而变成了一种精神的象征。它使孙文龙的事迹和品质,特别是那种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地烙印在人们的心中。它使孙文龙的故事激励着更多的人去关注社会、关注人民,去奉献自己的力量,去为人民服务。
  孙文龙精神是一种文化,是一段历史,是一面镜子,更是一杆旗帜。我们要认真学习孙文龙同志勤政廉洁的公仆精神、勇于创新的改革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心系百姓的奉献精神,把孙文龙同志的好思想、好品格、好作风、好精神继承下来、传承下去,带到工作和生活中,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永葆共产党员本色。
                   ——阳城县委副书记、县长牛琛

  恳求返乡誓做农村改革的领航者
  孙文龙,1931年出生在山西省阳城县河北镇孤堆底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小小年纪便对黑暗的旧社会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山西人民开展救亡运动,阳城县成立了抗日民主县政府,广大群众盼到了出头之日,孙文龙幼小的心灵中燃起了革命火种,并在学校里开始逐步接触革命道理。
  在党的领导下,村村成立了新学校,学校配上了新老师,老师们给学生讲了新课程,使学生们接受了“抗日救国,反抗封建压迫,铲除封建剥削”新思想、新主张的学习教育,“跟着共产党,翻身闹革命,解放劳苦大众”新观点。孙文龙认真学习,品学兼优,出类拔萃,且追求上进,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于1949年2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9年12月,孙文龙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被安排在山西省政府机要室工作。在部队,孙文龙很快成为业务能手和骨干,除此之外,他养成空余时间就学习农业知识的好习惯,并响应省政府号召,回乡调查研究农业生产的现状。他所作的调查报告,得到省政府领导的肯定和重视。由于对农村有着特殊的情愫,他恳切要求,自愿卸甲回乡,帮助农村改变落后面貌。

  与民同甘苦粪篓书记书写奉献情怀
  1957年春,年仅26岁的孙文龙回到了家乡阳城县,在文敏乡担任乡长。他通过调查摸底,根据当地条件,做出了“山上种树,山沟建库,改土治水,户户养猪”的具体发展规划。当年面貌大变,产量翻番,轰动阳城,文敏乡成为全县发展生产的一面旗帜,孙文龙成为全县竞相学习的乡长楷模。
  期间,为真正了解农民的疾苦和需求,孙文龙和农民打成一片,每天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并肩劳作,共同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风风雨雨的日子。他手上的水泡,成为他与农民同甘共苦的见证。乡亲们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对孙文龙有了好感,他说栽桑就栽桑,他说垒塄就垒塄。
  孙文龙下乡时,总爱挎着一个粪篓,见到农民的粪堆,就把粪篓里的粪倒进去。起初,人们以为他是在作秀,但时间一长,大家都看到了他的真心实意。他说:“要让群众办的事,我们干部必须先干。”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了人们的心中,他也因此被亲切地称为“粪篓书记”。
  1958年3月,县委把他调入寺头乡,到任后孙文龙采取了“一养畜、二植桑、三在地里种‘国光’(苹果)”的发展目标。寺头乡对禽畜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改良,使优种禽畜在寺头安家,牛、驴、骡、马、猪、羊、鸡、兔总数名列全县第一;广植桑树发展养蚕,蚕茧产量年年翻番,为北方地梗植桑创造了先例;大胆试验,引种苹果,使苹果在偏僻山区落户。在当时社会群众还不富裕的现状下,敢于向保守思想“冲击”,敢于向“陈腐”观念“挑战”,这样的大动作、大举措、大变化,使阳城老百姓认为他就是个敢想、敢闯、敢干还能干成的“创业人”。
  1964年4月,孙文龙调任润城公社担任党委书记,他用三年时间,建成了多个万亩桑园,取得棉花万亩满堂红(亩产皮棉百斤以上),在沁河创建了水轮泵站,打破了高寒地区不能种棉花的定论。在此期间,他晚上加强学习,钻研农业技术方面知识,白天和农技人员摸排滚打在地里。他像一个上紧了发条的钟不停地转,把事业看得比命还重要,就连一天三顿饭都得工友们再三提醒。
  1966年9月至1977年4月,孙文龙先后任阳城县副县长、县长、县委书记。任职期间,他知人善任,廉洁奉公,礼贤下士,带班有方。在发展经济上,他注重调查研究,实地考察,总结经验,用典型引路,指导面上工作,大打农业翻身仗。在全县实现“地梗桑树化”,在山西全省夺蚕茧产量之首,创造华北之冠新纪录。
  在当地人眼里,孙文龙与农民的关系,不仅仅是工作关系,更是朋友关系。在群众眼里,孙文龙是一位不像官的官,他爱跟老百姓吃一锅饭,与民同甘苦,共命运。在孙文龙心里,他深知,只有与农民心连心、情连情,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需求,为他们谋福祉。

  为人民干事业无惧风险偷偷干
  孙文龙,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始终坚守在岗位上,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他深知自己作为领导者的责任与使命,为了人民的福祉和事业的繁荣,他始终保持着敬业奉献的精神。
  在担任阳城县副县长期间,孙文龙深知水利工程的重要性,怀揣着兴修水利的梦想,希望能够改变全县的农业面貌。然而,当时的社会环境并不乐观,“文化大革命”使得一切工作都陷入了困境。面对这样的困境,孙文龙并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冒着风险,主动提出到农村“劳动改造”,与同志们一起研究水利方案,为未来的水利建设做准备。
  在武乡县委书记的岗位上,孙文龙同样展现出了敬业奉献的精神。他大力发展桑蚕产业,带领农民走上致富之路。期间,面对各种阻拦和干扰,孙文龙并没有退缩,而是坚定地说:“干事业就得有风险,只要我们干的是对人民有利的事业,吃点苦、受点冤、冒点险,又算得了什么!”
  在屯留担任县委书记时,积劳成疾,身患沉疴的孙文龙继续大打“兴桑”旗,发动群众走蚕桑富民路,提出“全县兴蚕桑,太行变苏杭”的构想,仅一年时间,桑园发展到6000亩,养蚕1500张,产茧5万公斤,比上年增长12倍。
  孙文龙的敬业奉献精神不仅体现在他的工作中,更体现在他的生活中。他始终保持着对人民的深厚感情,时刻关注人民的需求和福祉。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为人民服务”,成为了人民心中的好干部、好领导。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只有真正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才能够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无私为民永载人心
  孙文龙,这个名字背后蕴藏着无尽的传奇与敬仰。
  他的子女没有因他的地位而得到特殊安排,他的家中没有一砖半瓦属于自己,银行里也没有一分钱的存款。甚至在他离世时,他都没有一身像样的衣服,只穿着一身绿军装被装殓。
  但却为三县人民留下了难以估量的宝贵遗产。
  他连任三乡、三县主要领导,走一处、变一处,干一处、红一处,把一腔热血洒在太行山上,洒在了发展经济、战胜贫困、改造山河、致富一方的事业上。他当年带领干部群众所做的一切,至今仍在泽被一方。阳城的一排排桑树、一座座花果山,以及一直沿用至今的北留水轮泵站、红卫渠,都是他留给人民的宝贵遗产。这些不仅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更是他无私奉献、为民造福的精神象征。
  如今,孙文龙虽已逝世40多年,但他的名字和事迹一直铭刻在人们心中。老百姓自发捐款为他修纪念馆,以他为原型拍摄了10集电视剧《沧桑情》。中共阳城县委、阳城县人民政府多次做出向孙文龙学习的决定。山西省蚕桑学会和阳城、武乡、屯留三县基于他对蚕桑事业作出的贡献,在阳城蚕桑中心院内为他修纪念碑。
  他的一生虽然没有留下任何物质财富,但他为人民所付出的努力和奉献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