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代表陈宝枝:
构建良好医疗秩序 法院应设医疗法庭
陈宝枝
山西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曾荣获山西省巾帼建功标兵、山西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等功。
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陈宝枝在汶川地震抗震救灾、为贫困白内障患者送光明、脱产驻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工作中冲在第一线,始终坚守“为人民谋幸福、救死扶伤”的初心,对自己及工作高标准、严要求,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用实际行动书写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践行了党员干部的初心和使命,发挥了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同时,她也没有忘记自己作为一名省人大代表的责任,积极关心基层群众的问题需求,为百姓的健康幸福生活建言献策。
“道交一体化”助力纠纷高效化解
由于工作原因,在遇到医疗纠纷时陈宝枝经常需要作为证人到法院出庭,这使她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法院工作。“在与法院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法院的工作涉及面广泛,无论是刑事案件还是民事诉讼,都需要法官们有较高的素养。他们需要掌握大量的法律知识和案例,还必须具备公正、客观和中立的品质,确保正义得以伸张。我对法院干警的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充满了敬意。”陈宝枝在接受采访时,充分肯定了法院及其干警在维护社会稳定和公正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2023年2月底,晋中中院发布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审判白皮书(2018—2022)》。白皮书对2018年至2022年五年间全市两级法院审理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归纳总结。
从白皮书中,陈宝枝了解到,2018年为深入推进“道交一体化”改革,晋中市委政法委协调成立“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改革领导组,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市中院牵头,联合市司法局、市公安交警支队、市保险行业协会共同下发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对事故发生后的责任认定、车辆拆解、鉴定、调解、诉讼等环节的运行和具体操作细则进行了规范。五年来,晋中市两级法院主动加强部门协作,积极改革审判机制,全面推进数据共享,不断创新案件办理举措,全市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数量稳中有降。五年受理道路交通事故一审和二审案件数累计13593件,案件调撤率呈平稳上升趋势,“道交一体化”改革高度优化了司法资源配置。
构建良好医疗秩序法院应设医疗法庭
医疗纠纷是社会上常见的问题,涉及到医患双方的权益和公平正义。受职业影响,医患矛盾也成为陈宝枝关心的问题之一。构建良好的医疗秩序才能使患者放心治病、医生安心诊疗。
陈宝枝建议,法院应当与医疗机构建立长期合作机制,通过加强双方的沟通与协作,更好地保障医患关系的和谐与稳定,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医疗事故可能给患者及其家属造成巨大的损失,也可能对医院的信誉和医生的执业信心造成很大影响。法院应建立医疗纠纷的审理和解决机制,设立专门的医疗纠纷审判庭,确保对争议案件进行公正、公平和高效的判决,以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保障医疗机构的正当权益。
及时发布新型诈骗案例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无孔不入,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坚持依法从严惩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强化系统观念、法治思维,注重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我经常能够见到晋中中院、榆次法院的干警们在不同场所,结合身边的案例向群众详细讲解电信诈骗手法。群众通过普法宣传更深入地了解了电信诈骗的作案方式和特点,学到了实用的相关法律知识。”陈宝枝告诉记者,在防诈工作中,法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法院通过审理诈骗案件,追究犯罪分子的法律责任,不仅保护了受害者的合法权益,也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增强了公众对于法律和司法制度的信任。“随着科技的发展,电信诈骗的手段日益变化,对社会造成的威胁也与日俱增,群众真是防不胜防。因此,我认为法院在防诈骗工作中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共同研究、防范和打击各类诈骗行为。”陈宝枝说,“防范电信诈骗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涉及到公安、电信、金融等多个领域。法院可以加强与这些部门的联系与沟通,共享信息和资源,加强对新型电信诈骗手段的研判,及时发布电信诈骗实例,可以更加高效地预防电信诈骗,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