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年12月29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A7]

全身麻醉后恢复指南:恢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全身麻醉是一种常见的手术麻醉方式,主要用于手术、分娩等需要全身镇静、镇痛的医疗操作,是一种通过药物使患者失去意识、感觉和疼痛的过程。这种麻醉状态可以分为不同的深度,从轻微的镇静到完全的失去知觉。麻醉师会根据患者的病情、手术类型和个体需求来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和药物。然而,在全身麻醉恢复过程中,患者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如术后疼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了解并遵循恢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有助于患者更快地康复。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全身麻醉后恢复指南。

  一、术前准备
  1. 了解手术信息:患者应充分了解手术相关信息,包括手术时间、麻醉方式、手术部位等,以便做好心理准备。
  2. 禁食水:术前12小时禁食,6小时禁水,以防呕吐或误吸。
  3. 药物准备:术前镇静药物、高血压患者需要持续服用的降压药物及有特殊病史的患者需要使用的相关药物等。
  4. 术前相关准备:留置胃肠减压管及导尿管。
  二、麻醉的四个阶段
  1、感应阶段:在这个阶段,麻醉师会给患者注射麻醉药物,患者逐渐失去知觉和意识。这一过程往往很快,患者在数秒到数分钟内就会进入麻醉状态。
  2、维持阶段:一旦患者进入麻醉状态,麻醉师会继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根据需要调整麻醉药物的剂量,以确保患者保持在适当的麻醉深度。
  3、手术阶段:在这个阶段,外科医生进行手术或医疗程序,患者完全无感觉,不会感到任何疼痛。这是麻醉的主要目的,以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没有痛苦。
  4、清醒阶段:手术结束后,麻醉师停止给予麻醉药物,患者开始从麻醉状态中苏醒。这个过程可以是逐渐的,患者可能会经历迷糊和混乱的阶段,然后逐渐清醒过来。
  三、术后恢复
  1. 呼吸管理:术后患者需密切关注呼吸状况,如出现呼吸困难、呼吸急促等症状,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2. 疼痛管理:术后可能出现疼痛,可遵医嘱使用止痛药或采取其他缓解措施。
  3. 监测生命体征:定期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4. 观察伤口: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牵拉伤口。
  5. 饮食饮水:术后早期可适量饮水,若无不适,可逐渐过渡到流质、半流质饮食。
  6. 恶心呕吐:如有恶心呕吐症状,应避免进食过多,可遵医嘱使用止吐药。
  7. 术后活动:根据医生建议,适当进行床上活动或床边活动,有助于预防血栓形成和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8. 心理调适:术后可能出现焦虑、紧张情绪,可通过与家人朋友交流、听音乐等方式进行心理调适。
  9. 术后复查:根据医生建议,定期进行术后复查,了解恢复情况。 刘忠 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