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石区交口街道杜家山村
乡村绘图景 振兴劲头足
杜家山村位于交口街道北侧,北接安国寺,距离石城西10公里,村域面积293.4公顷。目前,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为10万元,村民主要以种植小杂粮、接待安国寺旅游观光客、出外务工就业为生,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7500元。
强化党建引领赋能乡村振兴
强化党建筑基,下好乡村振兴“一盘棋”。杜家山村以建设农村“五好”党支部为目标,对支村两委干部进行了重新分工,研究制定了达标巩固和问题整改“两清单”,并在年底进行考核,与干部的绩效工资挂钩。充分发扬民主精神,加强村级班子的团结;按照“三会一课”制度,定期召开党支部会议,通过各种形式学习贯彻重要会议精神,不断提高党员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认真抓好其他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无职党员全部进行了“设岗定责”,进一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储备党员后备力量,为党支部注入新鲜血液;对党群服务中心进行了提升改造,重新划分功能区,重点增加了党的元素,烘托出党建引领的浓厚氛围。
补短板强基础扮靓乡村颜值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指明前进方向。“以前我们羡慕城里人的生活,现在不少城里人羡慕我们的生活。看看我们村,环境整洁、绿化到位,哪里都是美景。”近日,记者来到杜家山村时,正在清扫路面的村民杜四林对近几年乡村面貌的变化赞不绝口。
近年来,杜家山村大力实施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先后实施了投资660万元的环境整治项目,新建乡道石板路、景观矮墙、民居外墙仿石粉刷等;实施了投资160余万元的饮水工程项目,解决了长期困扰村民的吃水难问题;实施了投资30万元的杜家山村文化广场,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明显提升;自筹资金80余万元将多年以来泥泞不堪的道路进行了平整,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杜家山村与山寺毗邻,是第五批中国传统古村落,房舍院落,依山就势,阳背合宜,错落有致,极富晋西民居特色。这些年村里也在加大对砖窑洞和石窑洞等遗迹的保护力度……”在杜家山村,党支部书记李志伟指着山坡上一孔孔古朴的窑洞,将村子的历史向记者娓娓道来。
杜家山村自2019年获批国家中国传统古村落,2022年确定为全市乡村振兴市级示范村后,就致力于打造全区乡村振兴试点,让传统村落焕发“新颜值”。目前,杜家山村保留有最原始的土窑洞,以及砖窑洞和石窑洞,也有部分近、现代民居,也保留了众多传统院落。除此之外,杜家山村至今保留着较为完整的明清建筑圣母庙,特别是保留着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晋名刹——安国寺,三百年前与于成龙邂逅成就了“寺因人兴,人缘寺成”的一段佳话,安国寺孕育了清官于成龙,而于成龙又使清雅古刹安国寺名扬四海,成为吕梁山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成为离石区乃至全国的一张名片。
立足产业特色助力乡村振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重在产业振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也是乡村发展的物质基础。
近年来,杜家山村立足自身禀赋,结合乡村振兴示范村、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以全国文保单位安国寺、于成龙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全国传统古村落村以及安国寺省级森林公园和独特的地质景观为依托,整合廉政文化、生态自然风光、传统村落、人文历史等特色资源,形成集研学培训、乡村旅游、徒步探险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项目,杜家山村变旅游景点,带动群众走“旅游路”,吃“旅游饭”,挣“旅游钱”。
10月16日一大早,在世清农家乐饭店,老板郭世清一家人正在厨房里忙着给客人准备饭菜。郭世清是杜家山村的一名普通农民,听说村里开发旅游,他积极响应,把自己家里里外外收拾了一遍,开起了农家乐,到现在已经有九个年头了。来村里游玩的游客越来越多,郭世清的农家乐生意也跟着火爆起来。“乡村旅游热,给我们村民带来了很多好处。”今年52岁的乔玲娥在安国寺做保洁工作已有10个年头了,一个月能拿1400元左右。“我对这份工作非常满意,不但让我有班上,而且又能照顾家庭,还能补贴家用,真是太好了。”
未来的杜家山村,在文旅融合发展的征途中,必将散发出更加迷人的风采和魅力。
研学旅游带动,民宿经济发力。杜家山村以“有机、自然、休闲”经营理念,融合自然美食、乡间客房、休闲度假、会议讲座、红色文化等要素,投资1000余万元,建设初心研学社、民宿。初心研学项目采取委托第三方运营模式,交口社区与杜家山村成立联合党委和集体经济联社共同持股,杜家山村控股,委托运营收益按股份比例分配,人次接待分红10元/人次归杜家山集体经济合作社所有,以一个项目拉动两个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壮大和农民就业增收,从而实现抱团发展、共同富裕目标。同时,连翘种植项目美化了杜家山村的山间地头,所得收益全部归属个人,3年初果期预计亩产80公斤,8年盛果期预计亩产200公斤,平均亩产每年增收2400元。
此外,交口社区集体经济合作社承办的二手车交易中心,吸纳杜家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入股,享受分红。通过修建旅游公路将周边的村村通道路打通,将葫芦把村千佛寺、葫芦种植、葫芦博物馆、杜家山村安国寺、杜家山初心研学社、古村落传统民宿、农家乐餐饮、廉政文化培训基地、徒步胜地乌崖山、石盘花果山采摘、面塑柳编传统文化研学等集中打包成系列旅游产品。交口、杜家山辐射带动六村,形成产业“联动”、旅游“领路”、片区抱团发展、乡村连片振兴的局面。
一村一景,一村一韵。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如今,在杜家山村,处处呈现生机勃勃的新气象。站在新的起点上,杜家山村将砥砺前行、攻坚克难,咬定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凝心聚力谋发展,真抓实干促振兴,奋力书写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篇章。 张晋晋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