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年12月18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B23]

张秀平:用爱心点亮生命之光

  12月14日,天空飘起了鹅毛大雪,为城市披上银装,染白了街道。为了城市整洁干净,为了你我他在大雪天气能够安全出行,城市的美容师环卫工人们正冒着大雪在外面清扫,交警同志们在执勤岗位上疏导交通。
  一大早,张秀平就组织店里员工开始忙碌地炸油糕、熬汤菜,然后打包装袋,准备给下雪天还在户外工作的环卫工和交警送饭。
  张秀平是吕梁兴县人,在离石经营一家小饭店,多年来,他都坚持做公益,帮助有需要的人。“大爷,您辛苦了!赶紧吃点东西暖和暖和吧。”“为了大家的安全,你们真是辛苦了,赶紧趁热吃点汤菜吧。”
  到了中午,张秀平就来到街上将热腾腾的免费“爱心餐”送到环卫工人和交警的手中,并和大家一起吃饭,在寒冷的冬季,让户外的工作人员倍感温暖。
  张秀平说:“今天下雪了,天气很冷,环卫工人和交警们都挺辛苦,中午请他们吃油糕、汤菜,让大家暖暖和和的。”“本来我们想着中午随便吃点对付一口,现在能吃一口热乎的汤菜,挺开心的!”一位环卫工人说。
  这已经不是张秀平第一次给户外劳动者送饭了。自从开了小饭店以后,他就时不时让环卫工人等户外劳动者来店里免费吃饭。他还说,只要饭店一直开下去,环卫工们就可以一直到这里吃免费吃饭。
  张秀平一直热心公益事业,常常主动参加志愿活动。为了能帮助更多的人,2017年,张秀平主动加入吕梁天龙救援队,自加入救援队以来,始终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舍小家为大家,先后参与2019年乡宁塌方救援、2021年河南抗洪救灾、孝义大孝堡抗洪救灾、走失寻人、社会救援等各项公益活动。多年来不管是救灾还是寻人、爱心救助,他都积极参加,以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长期从事公益救援,张秀平连续多年荣获山西省红十字会“优秀志愿者”、吕梁天龙救援队“重大事件贡献奖”、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临危不惧,坚持战斗在救援一线。2019年3月15日,临汾市乡宁县某乡镇发生山体滑坡事件,导致多个建筑物埋压坍塌,造成数十名人员伤亡。得知消息后,张秀平与队友第一时间奔赴事发地。到达救援地时,已经是半夜了,休息了两个小时,张秀平和队友就立马投入救援。
  “我们当时就想着早一点进去,早一点开始救援,这样就多一丝希望。”张秀平说。
  来到事故现场,他们发现滑坡体量大、面积大、埋压深,现场搜救难度很大,他们只能一点点靠近,一点点摸排,时间紧,任务重,他们能做的,就是快一点,再快一点,要争取在72小时的黄金救援时间内,救出更多的人。
  经过四天三夜的搜救,张秀平和队友与武警部队官兵、消防指战员,通力协作、相互配合,陆续完成了寻找失踪者、搬运救灾物资、转运遇难者、清理现场垃圾等重要工作,筑起守护生命的铜墙铁壁。
  “当一个个遇难者被我们寻找出来,在场的所有人眼含热泪,人生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场景,有的人脸已模糊不成形状,根本辨认不出来是谁,沉重的压力与形势的严峻,深深印在心里。”回忆当时,张秀平满含热泪。“河南新乡遭遇特大洪水,大家做好准备前往救援。”2021年7月20日,河南多地突降暴雨,大水漫灌成灾,淹没了大片农田、村庄和城镇街道。收到消息后,张秀平所在的天龙救援队第一时间在微信群发出通知,张秀平立马关闭店铺,匆匆和家人告别,短短不到1小时,所有队员就集结完毕,驱车前往河南救援。“河南境内仍在下雨,高速路都出现了泥石流,塌方路段……”张秀平说,在奔赴灾区的路上困难重重,走进新乡,看到被淹没的城市和乡村,心里难受得慌。
  在现场救灾指挥部的安排下,张秀平和队友立马投入救援,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修筑、加固河堤,抽水。搬运沙袋、堵管涌缺口,很快衣服湿透,还沾满了泥,身上又湿又冷,脚和腿泡得发白,他们白天筑堤,晚上抽水、修机器,困了就睡在河堤和车里,平均每天的休息时间不到4小时,但是大家都无怨无悔,不断地投入一轮又一轮的战斗中。
  经过8天8夜的奋战,张秀平和队友修筑、加固河堤近百米,他们昼夜不停地救援让灾区群众感动落泪。“每次出来救援,我最担心的就是我的儿子,家里就只有我们两个,小小的人已经可以自己做饭、洗衣,自己照顾自己了。”说起儿子,张秀平很愧疚,每次遇到灾情险情他都抛下年幼的孩子,义无反顾地奔赴救援。
  每次救援队有任务,不管多晚多忙,他都立马奔赴现场,这就是张秀平,只要哪里有需要,他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帮扶济困、行义慈善、播撒大爱”行动中,坚持用一颗爱心、一颗诚心、一颗感恩的心,去践行自己的初心。
  张秀平说:“参与了这么多救援工作,时常感慨生命的脆弱和珍贵,也更加坚定了我的决心。参与志愿服务不难,难的是一直坚持,而我就要做坚持最久的那个人。” 王晶晶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