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年12月18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B18]

任黎花:每个孩子的进步都值得被看见

  ■个人档案
  任黎花,38岁,太原市小店区四中语文教师,曾荣获小店区优秀教师、小店区高水平骨干教师、小店区优秀班主任、小店区“四有”好老师等荣誉称号。
  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她用严爱相济、潜心教书的育人风范,用聚合致赢、齐飞致远的引领精神,用任劳任怨、不计得失的实干作风,书写着一名普通教师的亮丽人生。她就是小店区四中优秀教师——任黎花。“选择从教终无悔,爱心筑就人生路”,这是任黎花的人生信条。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学生和家长对她的热爱,见证着她无悔的教育人生。
与学生定下“三年之约”
  记得第一次走上讲台,任黎花从学生们的眼里读到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孩子们整天围绕在她的身旁,那一声声甜蜜的“任老师”,回荡在她耳畔,弥漫在她心里。
  教学中,任黎花一直坚信和践行一个理念:教育根植于爱,育人先育心。不管是家校沟通,还是班级建设,她都朝着“向上、向善”的目标前进。谈起任黎花,学生和家长都会称赞:她是全心全意为学生的好老师,班级是孩子们的第二个家。
  她总能怀着火一般的激情走入课堂。每天早晨,总能看到任黎花在班级忙碌的身影:学生有没有到齐,教室是不是干净、通风;遇到天冷或天热的时候,她会关心孩子们衣服穿得是否合适,早上是否都吃过了早餐,学习用具是否带齐,体温有没有异常……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任黎花用全部的爱呵护着每一颗成长的心灵。她说,播种阳光,收获春天,学生是最好的荣誉证书。
  自参加工作以来,任黎花潜心研究,提升自我教育素养。“关爱学生,一视同仁,严格要求,以身示范”是她一贯坚持的原则,“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赏识教育,个性引领”是她始终坚守的方法。
  任黎花总说:“每个孩子的进步都值得被看见。”在她的班级里,每个孩子都有班级荣誉感。她将感恩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与学生们一起定下了“三年之约”:在母亲生日那天,给母亲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感谢养育之恩。她还精心设计“一件好事”系列活动:在家包干一件家务,在校为同学做一件好事,为社会做一件公益事。孩子们就是在这样身体力行中,知恩,感恩。
  任黎花还特别注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总是妥善而有温度地处理特殊学生的成长问题,她的慧眼总能发现每一个孩子的微小进步,让他们在自信中长成最美好的样子。
  初中的学生,处于一个比较叛逆的时期,再加上面临中考,心理压力普遍比较大。为了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在生活上,任黎花会充当知心姐姐的角色,对学生嘘寒问暖;天气转凉,她会提醒学生们及时添衣保暖;感冒流行,提醒学生注意预防;放假回家,提醒学生注意交通安全与饮食卫生……
  她坚持认真细致地备课授课,及时检查批阅作业,每天面对堆成山的作业,她总是坚持全批全改,她总说只有这样才能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教学中才能有的放矢。她会和孩子们倾心交谈,也会在作业本上留下对学生的鼓励。对作业中的难点疑点,她会耐心解答,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期待。
  任黎花特别注重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讨论,相互启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尖子生引领,对学困生帮助,让优等生带后进生。她带的班级,成绩在同年级里名列前茅。
坚持与同学们一起阅读
  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任黎花就在课堂教学上狠下功夫。她到图书馆借阅教育教学理论书籍,还积极订阅语文教学方面的杂志,订阅了《中学语文教学》《作文》《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报》等报刊,学习名家的做法。同时收集他人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并且摘抄、复印,装订成册,不断去研究、学习、实践,形成自己新的认知。每一篇课文,她都努力地引导学生们去发现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力求常教常新。“小慧(化名),今天轮到你诵读了哦。”在一次语文课上,课前三分钟诵读轮到学生小慧。由于性格腼腆,小慧站上台后,紧张得满脸通红,眼睛死死盯着地面,手里的稿子仿佛都要被揉碎,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面对这种情况,任黎花走过去,用左手蒙上她的眼睛,右手轻轻推着她的脊背,并俯在她耳边轻声说:“深呼吸,抬头,挺胸,慢慢张开眼睛,直视前方……”
  小慧站好后,任黎花鼓励她:“你今天的演讲只有一句话:‘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小慧。’”在老师的鼓励下,小慧第一次当众大声地进行了自我介绍。
  作为语文老师,任黎花希望学生多阅读,她经常和学生一起,在早读课上大声读书。她把知识巧妙地融入课堂,当学生读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时,她便给学生们讲李白仗剑走天涯的故事,当学生读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时,就给学生们讲苏轼“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过往。她希望学生写好作文,就自己带头写作,并把文章分享给孩子们。她希望学生做一个勇往直前的人,就积极参加上级部门及学校组织的各项比赛,并把奖状拿给学生看,用实际行动告诉学生:老师一直在努力,你们也要天天进步。“教之深则研,研之深促教。”为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和教学水平,任黎花一直把“终身学习”作为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每年要读几十本书,学习前辈们的教育理论,时刻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积极参加学校及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各项教学教研比赛。
  她阅读过教育专著,了解学生学习心理;她阅读过教学艺术专著,学习教学设计的曲曲折折。她愈读愈深刻认识到教学的艰难,愈读愈深刻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渺小,也愈加明白每节课都是一辈子的功课。
一支笔,写下的是敬业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任黎花话语不多,却把自己对学生的热爱融入每天的教学工作中。
  今年9月,她接手了八年级219班的语文教学任务并担任班主任。作为班主任,她从勤入手,做到勤走动、勤观察,勤交流。每天组织晨读,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课间,经常在教室或者走廊与学生交谈,放学了,也总是会与家长及时沟通交流,耐心指导家长怎么有效地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周末加班备课和检查学生的背诵,把作业带回家批改,这些已经成为任黎花的常态。她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家人,家人也给予充分的理解与支持。长期的伏案工作,她的颈椎腰椎不堪重负,疼痛不已,常见她一手托着脖子,一手改作业。但从不见她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一支笔,写下的是敬业,更是奉献,她以实干彰显担当。
  任黎花用自己精湛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教学态度,赢得了学生的喜爱。每年的教师节和春节,任黎花的手机总是响个不停,天南海北的学生们总会不约而同地给她送上节日的祝福,表达对老师的深深敬意。
  站在三尺讲台上,承载起教育的责任,祖国的花朵只有悉心的浇灌和辛勤的培育才会绽放。任黎花说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便要做好学生的引路人,用自己的真心,陪伴学生一路风雨同行,共同成长。
  她凭着对事业的痴心、对学生的爱心、对工作的热心、对未来的信心,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冰心老人朴实的话语使她受益匪浅。她一直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上善若水,静待花开。
记者 高朋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