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课间圈养”现象登上热搜
大家谈如何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学生
跑跑跳跳、说说笑笑本应是课间十分钟的“标配”,自由奔跑,欢声笑语,本该是校园充满活力的风景。关于“课间十分钟”,学校有哪些顾虑、家长有什么诉求、孩子有怎样的期待?怎么做,才能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学生?
1
“课间十分钟”大家有话说
许多年前的“课间十分钟”,下课铃一响,操场会瞬间沸腾起来,爆发出欢声笑语,到处是你追我赶的身影和满头大汗的少年,整个校园都显得那么热气腾腾,朝气蓬勃。究竟是什么让这些“热闹”消失了呢?11月14日,本报记者采访了多位家长、学生,让我们听听他们怎么说。
“因为之前有同学在玩耍时撞了好几次,老师不让我们出来玩,课间可以上厕所、接水,或者待在教室里。”读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小晨(化名)说,课间十分钟到操场上玩耍要是被老师发现了,会扣分的,很多同学会选择到厕所里玩一会儿。
太原市民韩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女儿上六年级,即将面临“小升初”。“孩子告诉我课间时间很紧张,有些老师会拖堂,有的老师会让学生们做些练习,巩固课堂教学,很多时候孩子们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韩女士希望能让孩子们在课间适当放松放松,劳逸结合。
记者在省城某小学校门口随机调查,家长们对“课间十分钟”的描述更是五花八门:孩子回家直喊“尾椎骨疼”;有的吐槽“课间10分钟,拖堂2分钟,上厕所时间都不够”……
吴女士的儿子读小学二年级,双眼近视150度,吴女士表示,她非常希望孩子们在课间10分钟能到操场上跑跑跳跳,看看远处,放松一下,因为现在的孩子近视的不少,适当活动对缓解眼睛疲劳很有帮助。
“一到下课,孩子们就成了脱缰的野马。一个班,老师就那么几个人,管理起来确实顾此失彼。而一旦学生出现什么问题,班主任就难辞其咎,有些家长因为孩子在学校的一点运动损伤‘小事闹大’,也让很多老师担心。”家长刘先生表示。
“每天最操心的是两个时间段:一个是大课间,一个是放学出校,全校老师‘严阵以待’。”太原市某小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像我们学校地处市中心,场地不大,没有条件让所有学生一起到操场上活动,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再碰到不太理性的家长,学校就会很被动。”
数据显示,某地法院近年来审理的29起校园人身伤害类案件中,学校被判承担 30%以上责任的占比约 50%,原因大多是“学校教育、管理不到位,安全隐患未排除和未能及时救助”。
老师怕“出事”、学校怕“找事”,把孩子“禁闭”在教室里最省事,“课间圈养”成为不少学校的首选。而在这种“以安全之名”的过度保护之下,孩子们失去的不只是快乐的十分钟。
2
“课间十分钟”为什么味道变了?
太原市综合高级中学体育教师张睿介绍,“课间十分钟”的基本功能是让学生从上课状态放松下来,舒展身体,舒缓疲劳,避免身体紧绷,久坐伤身。“课间十分钟”的拓展功能是让学生有满足心理需求的社交活动,比如同伴交流、互动游戏、交朋结友。这些与他人建立联系并进行互动的过程,可以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包括学习社会行为、调节情绪和解决冲突。
“人类天生就是社交动物,需要与他人交往和互动来满足自己的社交需求。国际儿童心理学领域权威专家合力著述的《儿童心理学手册》阐述,从童年期至青少年期的同伴社会化情境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起到重要作用。儿童在和成人、同辈的互动过程中,变得逐渐社会化,他们的人格也呈现出社会适应的特征。因此,课间的社交活动如果不能保证,不但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还可能阻滞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发展。”张睿说。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杨家骏表示,多年前,“课间十分钟”往往与欢声笑语、做游戏等关联在一起,那个时代的课间完全属于学生,是热闹的课间,教师也得以放松休息;而今天很多学校的课间,是安静的课间,是教师紧绷神经、盯防学生的课间,是学生不敢大声说话、大步走动,背负心理压力的课间。
杨家骏认为,这种变化不仅是时间的变迁,更是由空间和理念的变更所造成的。很多学校尤其是城市学校的教学楼不再是低矮楼房甚至平房;现在的学生比他们的父母辈当年上学时物质条件更为优越,自我意识更强,思想更为活跃,对教师而言管理难度更大;现在的家长也比他们父母辈当年做家长时对教育有更高的期待,从满足于孩子“有学上”升格为希望孩子“上好学”,这种心态转变,必然导致其对学校有更多的关注,更高的要求。
杨家骏说,“课间十分钟”的理想状态,从学生角度而言,应是时间上不被挤占,保证充足10分钟;空间上不被约束,楼道、花园、操场等公共场所随意可去;安全上有底线保障,校园里有一定危险性的区域被物理隔离或软包处理等。从教师角度而言,应是安心地放松休息、静心地备课和批改作业,不必进班管理,在楼道监督学生。 (下转1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