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年11月10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A4]

烟火气中领略黄河风情

  汤汤大河,涓流万户,孕育了传统技艺、传统美术、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延绵不绝的人间烟火。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记忆,呈现着黄河两岸独特的民俗风情。11月7日至11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共太原市委、太原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23黄河非遗大展在山西潇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沿黄九省(区)的600余个非遗代表性项目、300余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齐聚于此,让观众体味黄河两岸的烟火气。

  一纸一剪剪刻中华文明根脉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西接昆仑、北抵阴山、南倚秦岭、东临渤海,横跨东中西部,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人口活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
  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黄河同长江一起,哺育着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文明起源于农耕文明。在古代农业文明中,我国农业能够长期领先于世界其他文明古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按自然规律开展各种农事活动。“尧定立法”的古老传说,蕴藏着先民们的农耕智慧。
  舜耕历山、后稷稼穑,在我省有生动的传说、丰富的历史遗存,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长治市沁源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传承人赵国庆,凭着一双灵巧的手,用剪刀和纸,让我国历史悠久的农耕文化在新时代展现历久弥新的魅力和风采。

  木版年画印在纸上的年味儿
  年画作为中国古老而珍贵的民间艺术之一,鲜明地表现出中国人的精神理想、生活愿望和审美取向。
  在山西潇河国际会展中心C1展厅木版年画展区,绛州木版年画不仅仅是手艺人的技法,更是中华文明赓续至今的见证。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山西省优秀民间工艺美术家吴百锁,手持棕刷,将墨汁均匀地刷在木版上,再把一张红色宣纸轻轻覆在木版上。伴随着“唰唰”声,他用趟子沿着宣纸的中心将四周趟平。待宣纸被轻轻提起,一幅带有南极仙翁及梅花鹿图案的“福”字便跃然于纸上。整个制作过程,娴熟利落、一气呵成,吸引了很多观众欣赏、购买。
  绛州木版年画发端于宋金,兴盛于明清,较杨柳青、朱仙镇、桃花坞年画问世均早。它品种繁多,手法齐全,雕版技术精湛,线条细腻,年画内容所能体现的历史脉络清晰,艺术价值极高。直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绛州(今新绛县)还有多家制作木版年画的店铺。此后,那些店铺渐渐凋零。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目前已鲜有专职雕刻、印制年画的匠人。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吴百锁开始致力于保护和抢救绛州木版年画这一精致而珍贵的民间文化遗产,并通过努力让这门几乎失传的技艺重新绽放光彩。

  洁白盐粒千年技艺传承不息
  无盐不成味。作为“百味之首”,食盐是维持生命的必需品,也是人们在烹饪时不可或缺的调味品。
  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制盐工艺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可是,C1展厅内的一罐河东大盐,却是千年技艺传承不息的生动体现。
  山西运城,古称“河东”,一座因盐而生、因盐而兴、因盐而得名的城市。
  6500万年前的一场地质运动,造就了影响华夏文明的一池雪白;4600余年的开采史,运城盐池孕育出丰富多彩的盐池文化。
  山西焦煤运城盐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五步产盐法”传承人晋永宏介绍,运城盐池最早的生产工艺是“天日曝晒,自然结晶,集工捞采”的自然方式。隋末唐初,制盐的生产技术变革成功,形成了“垦畦浇晒”的生产工艺,俗称“五步产盐法”。“五步产盐法”包括集卤蒸发、过箩调配、储卤、结晶、铲出等5道工序。那些辛勤劳作的盐工,顶着烈日,采用这一工艺,生产出闻名于世的“河东大盐”。
  如今,这项传承千年的“五步产盐法”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其在延续中焕发活力。 记者 梁耀华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