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山西省节能环保、“双碳”技术产品博览会在太原举行
绿色“黑科技”铺设低碳环保路
黑科技 1
微氧循环流技术,降低成本20%
一个透明的池子,一层一层的隔断,让人不禁怀疑这是一个迷你版的泳池。其实,并不是,它是微氧循环流技术模型。这种技术怎么能和“双碳”扯上关系呢?山西万家寨水控清泽水务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杨艳丽给好奇的市民进行了讲解。“这是我们公司为了响应我省的‘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而研发的新工艺。”杨艳丽说,微氧循环流技术是在传统生物处理工艺基础上,开发出的一种需氧量低的污水处理工艺。该工艺会驯化低氧环境下的微生物,延长污泥龄,提高污泥浓度,另外利用微孔曝气软管曝气,提高氧利用率,降低能耗。
该工艺可以在低溶氧条件下完成同步硝化反应。简单来说,就是生物处理池中的活性污泥颗粒小,污泥活性相对较低,异养菌生长缓慢,外表不易形成隔离膜,实现氨氮硝化在曝气池进口区,大量可溶性有机物将会在很短的时间、较少的反应区间内实现氧化降解,有利于反硝化反应彻底进行。
相较于传统工艺,这个工艺可节省电耗30%,充氧效率提高50%,将高效沉淀池和生物处理池进行结构形式优化并合建,节省占地面积30%,产生的剩余污泥比传统工艺少40%—60%,最终可降低成本20%。
黑科技 2
车来灯亮,车走灯灭,让每一度电都物尽其用
夜幕降临,在一段城际快速路上,一辆车正快速驶来,而远处的道路上依旧一片漆黑。可随着汽车的驶近,前方的路灯依次亮起,为驾驶员点亮前方的路。
随着汽车逐渐驶离,路灯又一盏盏依次熄灭,路面重新陷入黑暗中……这一幕,在长治市潞城区的一条城际快速路上,几乎每晚都要上演。那路灯是如何做到提前亮起的?山西省煤炭地质物探测绘院有限公司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蔡健介绍,这是因为该路段装上了他们公司生产的车辆检测器。这个车辆检测器,主要是通过感知车辆,给路灯控制器发送信号,控制路灯点亮时间,从而实现市政用电智能管理,减少浪费,使每一度电都物尽其用。
路灯控制系统其实只是智慧城市系统中的一环。智慧城市的建设主要借助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进而构建全新的城市空间基础设施,实时感测、分析、处理城市运行的海量数据信息,将城市的运行和管理赋予“智慧”,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以此建立起政府、企业与民生和谐共处的城市生态体系。
智慧城市系统中,除了路灯控制系统,还有城市地下空间管理信息平台、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城市内涝监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平台等。其中,城市内涝监测系统,可以在内涝发生前,将消息提前传达,以便提前采取措施,以应对内涝灾害。
黑科技 3
喷洒降尘剂,让作业现场不再尘土飞扬
四个透明的瓶子,有的装着透明液体,有的装着白色粉末,这是山西焦煤集团西山杜儿坪矿多种经营分公司推出的几款降尘剂,分别为结壳型抑尘剂、矿井下用煤尘降尘剂(发泡型)、矿井下用煤尘降尘剂(湿润型)、工矿企业路面专用抑尘剂。
该公司销售经理郝志国介绍,矿井下用煤尘降尘剂(发泡型)适用于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喷雾降尘,泡沫丰富,降尘速度快,可净化工作面。使用时,将煤矿井下用煤尘降尘剂(发泡型)注入降尘剂无动力添加装置(发泡型)中,打开总进风和水,将风量、水量、降尘剂量按比例调节(视现场工作环境),降尘剂按1‰—5‰的比例自行进入降尘水中,然后喷洒至尘源处,就可将煤尘扑灭。有效降尘率可达85%以上。
尘肺病一直是让煤矿井下作业工作人员饱受病痛折磨的职业病,尘肺病的元凶就是粉尘。粉尘不仅危害人的身体健康,还是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在尘源处喷洒降尘剂,不仅可以保障作业人员身体健康,还可保护环境。
除了井下,路面作业也常常尘土飞扬,让工人甚至是路人苦不堪言。工矿企业路面专用抑尘剂就是针对这类扬尘而研发的,其中的有机聚合物具有高分子量、可塑性强、耐高温性等特点,喷洒后可以在道路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减少尘土的产生和扬散。
结壳型抑尘剂的使用方法很简单,只要将其稀释液均匀喷洒于物料表面或扬尘区间,形成>10mm厚的保护膜,就可起到黏结、凝结、吸湿、防尘的作用。“这种产品无毒无害、无污染、抗风蚀、抗雨淋、不伤害土壤和植物、不影响堆积物质量。”郝志国说。
黑科技 4
深耕绿色技术,中国银行有担当
“贷”动绿色发展,是如今许多金融机构对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直接支持。展览现场,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推出的中银绿色产品让参观者看到了金融机构的担当。
党宣部林泽锋告诉记者,中银绿色产品聚焦绿色能源转型、节能环保、交通运输、生态环境等领域。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其聚焦科技金融,积极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大力支持国家科技攻关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建立了科技金融重点企业名录。创新个性化产品,对于“专精特新”等科技型战略性新兴企业,提供专利权、商标专用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质押产品与服务。截至2023年8月末,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科技金融贷款较年初新增20亿元,增速19%。
此外,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坚持低碳发展理念,助力“双碳”目标,聚焦省内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水力发电、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公共电汽车客运、工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生产过程节水和水资源高效利用、绿色有机农业、绿色畜牧业等行业项目,加快投放节奏。2023年1月至8月,累计投放清洁能源产业领域绿色贷款74亿元,节能环保产业领域绿色贷款18亿元,生态环境产业领域绿色贷款2亿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领域绿色贷款32亿元。 记者 乔静涛 杨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