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年09月04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A14]

“盐”多必失?

  俗话说,无盐不成味。食用盐是烹饪中最常用的调味品,也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
  因为涉及健康,食盐一直备受关注。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因吃盐过多导致血压波动,越来越多的科普宣教将减少食盐摄入作为合理饮食的核心内容……食盐,我们每天都吃,但似乎并未关心过为什么要吃盐,吃哪种盐、每日吃多少盐更健康。
  8月31日,太原和平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袁丽伟表示,对那些抢购食盐的人来说,囤盐不如囤点“吃盐”的常识。

本期专家
  太原和平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主管营养师 注册营养师 袁丽伟

人类,与盐为伴
  食盐素有“百味之王”的美称。蒙昧时代,人与动物舐饮盐水,均缘于生理本能。“白鹿饮泉”“羝羊舐土”的记载,说明古人通过观察动物行为而发现了盐的存在。《中国盐政史》记载:“世界盐业莫先于中国,中国盐业发源最古在昔神农时代。”传说中,夙沙氏,长期居住在山东半岛一古老部落。他聪明能干,体力过人,善于打猎捕鱼。
  有一天,他像往常一样用鬲打上海水,并将盛着海水的鬲置于火上加热。等待水沸期间,他清理鱼的内脏。
  此时,一头野猪从他面前飞奔而过。他拔腿就追。夙沙氏捉到野猪返回家中,只见鬲中的海水已被熬干,底部却有一层白色粉末。他出于好奇,用手指沾了点粉末放到嘴里一尝,结果兴奋得几乎欢呼了起来。那种咸味让他顿感爽口。
  从此,夙沙氏煮海为盐,开启了人类与盐相伴的历史。他因此被后世尊为“盐宗”。山东沿海地区的盐业考古遗址,揭示了“煮海为盐”的“盐宗”之谜。

为啥我们离不开盐?
  食盐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之一,更是支撑生命的重要物质。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进入人体,会以钠离子、氯离子的形式存在。
  在人体内,钠离子、氯离子主要存在于机体的细胞外液中,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参与体内酸碱平衡的调节。
  正常成年人,体液量约占体重的60%。体液系人体内的液体。约2/3的体液分散在各个细胞中,被称为细胞内液。其余体液大量分布于血液及细胞之间,被称为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隔着一层细胞膜。水分子可穿越细胞膜,“往返”于细胞内外。当细胞内外钠离子浓度相同时,两侧渗透压处于平衡状态,渗透作用不明显。若一侧钠离子浓度很高,水分子就会从浓度低的一侧渗透到浓度高的一侧进行稀释,让渗透压趋向平衡。
  氯离子则是体内胃酸的主要成分,对人体肌肉、神经、心脏等器官以及消化、激素分泌、血压等功能发挥着影响。

盐吃多了身体会咋样?
  提起食盐,人们最先想到的是咸。食盐的咸味来自钠离子。当含盐食物进入嘴里,钠离子就会被舌头上的味蕾捕获。此时,味蕾就会让它当中的味蕾细胞开启“一扇小门”,让钠离子进入。
  味蕾细胞通过神经纤维与大脑相连。当钠离子进入味蕾细胞后,味蕾细胞会向大脑发射神经信号,刺激大脑皮层的感觉区域。于是,我们就会感知咸味。
  咸味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人的食欲。然而,盐吃多了,不仅口渴难忍,而且影响身体健康。袁丽伟表示,口干、头痛、反应迟钝等都是食盐过量摄入使身体在短期内出现的几大表现。
  吃了过多的盐,为何会口渴?袁丽伟解释,食盐摄入过多,细胞内的渗透压会小于细胞外的渗透压,致使水分流到细胞外,造成细胞脱水,因此会觉得口渴、感到口干。
  摄入高盐食物,人会因细胞脱水而反应迟钝、注意力变差。此外,过多的钠离子还会增加血管压力,引发脑水肿甚至挤压神经,造成头痛。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表明,减少食盐摄入量可有效改善头痛。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年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也就是一啤酒瓶盖。

缺了盐,人为啥没劲?
  人们在生活中发现,若连续数餐不吃含盐食物,就觉得身体乏力。想理解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先从一个体检项目说起。人坐在椅子上,小腿自由下垂。医生用一把小锤轻轻叩击对方膝盖下的韧带,对方小腿当即出现急速前踢的现象。这种现象就是弹跳反射。究其原因,小腿前踢系股四头肌收缩引发。
  在没有直接刺激股四头肌的前提下,是什么信号引起它的收缩呢?答案是,电信号。
  受到刺激的膝盖下韧带,产生电信号。电信号沿着由神经、肌肉构成的反射弧,传导至股四头肌,引起股四头肌收缩。袁丽伟表示,电信号的产生和传导,离不开食盐中的钠离子。
  人体中的电,不同于物理学上的电。袁丽伟解释,神经细胞的细胞膜外聚集了大量钠离子,细胞膜内则有大量钾离子。当机体受到外界刺激时,大量钠离子从膜外进入膜内,从而改变了刺激点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和电位差,产生电信号。“刺激点和相邻部位的差异,使电信号可以传导。”她说。
  上世纪40年代后期,生理学家Hodgkin和Huxley通过实验证明,神经细胞在缺钠离子的环境下不能产生或无法产生正常的电信号,进而影响反射弧终点肌肉的收缩力度。因此,人体缺盐,自然也会感到乏力。
  不止于此,如果体内缺盐,还会引起恶心、腹泻、心律不齐、肌肉痉挛等症状。

食盐种类繁多该咋选?
  在大多数人看来,食盐只是一个提供咸味的调料。然而,就是这样看似“简单”的东西,竟让人们挑花了眼。
  山西太原的多家超市,调料品货架上摆放着多种食盐产品。抛开不同形式、颜色各异的包装,单看产品的名称,就让人摸不着头脑,比如竹盐、加碘精制盐、海藻碘食盐、低钠盐、颗粒盐……从包装上看,有的突出“加碘”,有的则是“未加碘”。一位消费者说:“看到这么多种食盐,脑袋是懵的,完全不知道该怎么选,一般就买两块钱一袋的加碘精制盐。”有超市工作人员表示,除了加碘精制盐之外,低钠盐卖得也不错。
  食盐产品如此丰富,叫法多样,其实质究竟是什么呢?
  袁丽伟表示,按照原料来源,食盐主要分为海盐、湖盐、井盐、岩盐(矿盐);按照是否纯化处理,食盐可分为粗盐和细盐。食盐原料经过纯化处理,成为杂质少、颗粒小的细盐,也称“精制盐”,未经纯化的便是杂质多、颗粒大的粗盐,也叫“颗粒盐”;按照是否加碘,食盐又分为碘盐和无碘盐;按照是否加氯化钾,可分为低钠盐和普通盐。
  袁丽伟介绍,钠摄入过多可导致血压升高,而保证钾的充足利于预防高血压、保护心脑血管,于是“低钠盐”应运而生。这种盐特别适合“口重”的健康中老年人和高血压高危人群食用。需要注意的是,重体力劳动者、高血钾患者和肾功能异常的人群切勿食用。
  有人担心,低钠盐的味道不如普通盐。袁丽伟表示,氯化钾也有咸味,两种盐相差不多,可按正常放盐量使用。
  我们日常生活中食用的盐多为加碘盐,之所以在食盐中添加碘,是因为我国曾是碘缺乏病流行严重的国家,1996年起我国开始实施全民食盐加碘。袁丽伟强调,尽管不同来源的盐中所含矿物成分稍有差别,但一个人每天吃盐也就是几克,无论海盐、湖盐还是井盐、岩盐,营养价值几乎没有差别,公众选择大品牌最普通的食盐即可。 记者 梁耀华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