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年08月28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B17]

完成科学跨越从容迎接新学期新挑战

本报联合专家为广大师生送上开学“大礼包”

  “小升初”“初升高”,这事可一点都不“小”,不仅标志着学生要从被动式学习向主动式学习跨越,而且是“独立意识”萌发下,学生尝试自主管理、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的“初体验”。无论是“小升初”,还是“初升高”,都意味着一次重要的飞跃。如何做好知识衔接、心理调适、亲子关系调整,完成跨越,从容地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8月17日,本报联合太原市第十九中学校举办了一场“2023级新高一高效学习指导”讲座,邀请山西省社会科学院著名学习科学与家庭教育专家赵雨林,为高一新生传经送宝答疑解惑,并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学习生活规律,做出全面科学的指导。
  活动结束后,本报记者与赵雨林面对面,听赵老师讲述中学生心理健康、亲子关系、学习方法等,为广大家长送上开学“大礼包”。
A
学习篇学业难度强度增大专家支招高效学习方法
初升高
“总体来说,初升高知识跨度非常大。初中三年学习的知识总量甚至不如高中一年的学习量。”赵雨林说,比如高中数学,理科生需要学习七本书,每一本书都有高考的重要考点。
  赵雨林还以英语举例:“英语单词量从初中要求的1600个,上升到3500词+500短语。所以在高一一开始很多学生会有‘撞墙’的感觉,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陡坡效应。”
  因为高中知识量大,高一学的知识在高考中直接考查40%—50%,按照新高考来讲,现在比重更大了。“进入高中后,教师上课更注重分析,反复讲解的做法少了,许多问题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而且高中学科多,教师多,每个教师教学方法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也经常不一致,所以,只有适应每个教师的教学方法,才能促进自己的学习。”赵雨林说。
  初升高,学习习惯和方法的跨越也不容小视。“高中的学习,要求学生学会独立学习、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习方法要求灵活、多样,并要防止和克服单纯死记硬背、重记忆轻理解、重做题轻读书、重计算轻概念等不正确的学习方法。”赵雨林说。
  赵雨林还为高一新生提出时间管理方面的建议:无论是科目的增加,还是学习难度增加,都对时间规划和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以书面形式制定每天的学习计划,并记录执行情况,定期回顾,发现计划中存在的问题并做出改进,这样就可以从容不迫地迎接新阶段的学习任务了。
  讲座现场,高一新生认真做着记录。高一新生李嘉鹏表示:“初中升高中有一点迷茫,听了赵老师的讲座,一下子有了自己的目标,更确定了在新的学期里如何开展学习。”
  太原市第十九中学校长田丰对赵雨林专家的讲解表示认同。田丰表示,赵雨林老师的此次讲座为学校教育教学打开了新思路,带来了新方法,十九中将主动与家长携手共同参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形成教育合力,让十九中学子真正赢在起跑线。近年来,十九中创立了“1+X”特色办学路径,即:培养学生扎实的学业能力为“1”,多种渠道、量身定制地引领和培养学生学有所长的多元化办学方式为“X”,开发和建设了一系列特色课程体系,每个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定自己的方向,通过专业学习,找到最优发展路径。
小升初
  初中课程和小学相比有何变化?
  学科明显增多。在赵雨林看来,小学时,学生更多的精力在语数英三个学科。升入初中后,初一学生将面对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生物等多个学科的学习,科目比小学翻了一倍多。“学习节奏显著加快。小学的课堂,老师会把一个知识点反复讲、反复练。升入初中后,由于课本的内容增多,课堂容量变大,老师的语速、讲课的节奏,都会比小学老师要快一些。”赵雨林建议,初一新生应该养成预习和复习的习惯,即使不能做到每天,至少要做到每周预习和复习,才能保证在课堂上跟上老师的节奏,听懂老师讲课的内容和要求。“对于小学阶段的优等生、学习习惯好的学生,可以在小初衔接时对某些学科规律做一些探索,比如思维导图、知识框架构建,学有余力的可以在假期提前接触初中教材,做一些预习,或者把小四门的教材当作科普读物,体验自觉、主动学习的愉悦,通过超前自学自研,训练提升自学和思考的能力。”赵雨林指出,“而对于小学阶段中游的学生,要更注重学习方法和任务管理、时间管理,强化行为习惯;基础较弱的学生,最重要的是抓住六年级的时间,下功夫把语文的字词、古诗词、数学运算、英语单词句子这些基础知识提升。”在基础知识扎实的基础上,才能谈“有效抢跑”,否则一味提前学、报班,也难以实现很好的效果。
学习方法很重要家庭教育更不能忽视
  在太原市第十九中学校“2023级新高一高效学习指导”讲座现场,赵雨林先对高一新生进行了K12学习素养测评,从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行为、思维能力四个方面进行了摸底。
  “考试成绩是衡量孩子学习情况最有力的标准之一,所以大多数父母想的都是如何让孩子更博学、更优秀,但从来没想过,孩子的学习方法是否能支撑他不断优化和进步。”赵雨林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两个同学在某次考试中,数学成绩都一样,连错的题也一样,但一道题涉及的知识点众多,导致出错的原因不见得都一样。
  就好比同时到医院的两位病人,都是肚子疼,但导致肚子疼的原因却不一样,不同的病因,如果采取相同的解决办法,轻则无效,再严重点,可能会适得其反。赵雨林强调,为什么很多人都知道错题本很重要却做不到?原因很简单:对错误的原因有认知错误。
  正确的理解应该是这样的:“错误有两类:分知识类错误和非知识类错误。知识类错误是因对知识掌握程度不够,或者学习还未涉及,非知识类错误多是因操作不当或心理因素等导致的。如果学生使用错题本的方法错了,没有获得感,错题本自然而然对他也没用。”赵雨林说。
  赵雨林认为,学生要理解学习成绩的本质和知识转化的过程,否则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表现。学生是否为优等生与是否是优秀教师带课关系并不大,最重要的是强化练习和阶段总结。而这一切都是学习者自身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体现。
  赵雨林建议,学习成绩的优劣是由学习方法直接决定的,而学习方法的优劣又是由学习品质、生活品质、个体因素决定的,而这三点的优劣又是由家庭教育决定的。所以,家长对孩子学习的关注不应该是在分数上,应该通过孩子的种种表现,来发现其本质,再去思考原因和出路,孩子成功的前提,首先需要家长的成长和成熟。
(下转1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