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年06月05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B17]

幼小双奔赴衔接零距离

太原市积极探索幼小衔接“软着陆”

  恰逢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幼小衔接话题再度引起关注,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面临着身份转变带来的学习方式、行为规范、学习环境等方面的挑战。如何帮助学前儿童适应小学生活,顺利实现幼小衔接“软着陆”呢?
  记者多方走访,了解到太原市幼儿园和小学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实现“双向衔接”,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不少家长逐渐破解“抢跑”焦虑,树立起正确的幼小衔接理念。
1.
新课标颁布从国家政策层面减轻家长焦虑
  近年来,幼小衔接问题令许多家长感到头疼,不少家长都纠结要不要“抢跑”。一些民办幼儿园提前教学,甚至直接把小学课堂搬到幼儿园大班。“我早几年带过的一个班里,有20多个孩子都上过幼小衔接培训班。”太原市某小学一年级班主任李老师告诉记者。
  市民林女士就是焦虑家长中的一员。“我家孩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就经常听到一些家长说要提前对孩子进行教育,不然孩子上小学后就会学习吃力。”林女士告诉记者,“我们也担心孩子升入小学后不适应。”在孩子刚上幼儿园时,林女士就提前打探,深入一些家长群学习经验。
  为有效解决此类问题,教育部2021年3月印发的《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提出了“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立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长效机制”的思路,并强调要“坚持双向衔接”“幼儿园与小学协同合作,科学做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促进儿童顺利过渡”“改变衔接意识薄弱、小学和幼儿园教育分离的状况,建立幼小协同合作机制,为儿童搭建从幼儿园到小学过渡的阶梯,推动双向衔接。”
  从这些意见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要解决幼小衔接“顺利过渡”问题,需要对儿童个体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两个学段的教育要改变缺乏连贯性、相互分离的情况,相互衔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版)明确提出了“在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安排必要的入学适应教育,适当利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开展入学适应活动,对学生学习、生活和交往进行指导”。
  方案同时加强了对入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的关注,强调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衔接,要求小学课程设置要“科学评估学前教育结束后学生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的发展水平,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各学科课程标准都要“注意幼小衔接,减缓坡度,降低难度,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新课标颁布后,“零起点教学”“乐考”和“大单元教学”真正规范了小学教学进度,规范了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及形式,不超前、不超载、不超标,真正站在幼儿身心发展的角度,进行科学衔接,从国家政策层面帮助像林女士这样的家长从源头解决问题。“我们家长参与幼儿园幼小衔接的知识讲座及活动后,对幼小衔接有了科学的认识,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度过衔接期。”家长夏女士说。
  据了解,太原市多家幼儿园定期开展家园共育系列讲座,不少幼儿园还利用公众号、微信群向家长科普幼小衔接,推送可直接借鉴的衔接策略等,将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2.
衔接有方 激发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科学幼小衔接,幼儿园如何做?在相关政策的指导下,太原市的幼儿园都进行了诸多尝试,“双向衔接”显成效,助力幼小衔接“软着陆”。
  5月15日上午,坝陵桥小学迎来了面粉二厂幼儿园70个可爱的孩子,即将成为小学生的他们排着整齐的队伍,看着整洁的校园环境、明亮宽敞的教学楼和一年级学生端正的坐姿、有序的课堂纪律,体验到了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小学比幼儿园大很多。”“我喜欢小学的操场。”“我们上小学也会戴着红领巾。”……小朋友们欢快地分享着自己的感受。
  除了让孩子们走进小学校园,海边街小学附属幼儿园创新形式,让孩子提前感受小学生活。“同学们好,今天老师教你们来画小兔子,谁知道小兔子长什么样子?”……走进太原市迎泽区海边街小学附属幼儿园,幼小衔接体验馆内传出稚嫩的声音,一名学生扮演着小学老师的角色,一本正经地站在教室内“上课”,其他小朋友扮演着一年级小学生的角色,妙笔生花,将有趣形象的甲骨文和象形字绘成画卷,活灵活现地呈现小学课堂情景。
  类似这样的活动正是太原“幼小衔接”的一个缩影,在幼儿园的科学施策下,孩子们对小学生活越来越向往。“《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入学准备首个发展目标就是‘向往入学’,我们发挥附属园优势,积极开展与小学双向联动的实践活动,比如军旅文化节体验活动、升旗仪式、传统文化系列活动,同时带领孩子们沉浸式探校,近距离了解小学生活与幼儿园生活的不同,激发孩子们对成长的期待和成为一名小学生的向往。”海边街小学附属幼儿园园长郑永梅介绍。
  海边街小学附属幼儿园将幼小衔接渗透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根据孩子的心理和年龄特点,按照《幼儿园入学准备指导要点》提出的四大准备,逐一对目标进行梳理,全方位地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太原市育英幼儿园聚焦一日生活的11个环节,结合大班入学准备的关键点,在晨间接待、喝水统计、午睡过渡、户外活动、集体教学以及离园活动等五个板块添加大班幼儿专属元素,与小班、中班形成有序衔接,让衔接课程回归生活、自然发生。
  5年时间里,育英幼儿园形成“一张可以让课程理念落地的表”“一份可以让教师自主选择的清单”“一套不断更新完善的资源手册”三项可复制、可推广的可见性成果。
  近日,太原市教育局在该园召开“一园一品”推进会“幼小衔接”专场,全市各县区学前教育管理干部、公办园及部分民办园园长观摩该园幼小衔接品牌建设成效,深入“科学衔接”一线,学习集体教学、区角游戏、环境解读等常态化活动形式。
3.
名家引领深耕幼小衔接课程
  落实幼小衔接的背后,是幼小衔接专题的深入研讨。近日,杏花岭区教育局大学区办公室主任武红芹及教研室老师、山西省实验小学富力分校学生发展中心主任宋卫华,杏东小学附属幼儿园的老师走进杏花岭区第一幼儿园,开展研讨活动。
  活动以“入童心探童趣启童智”为主题,老师们以课堂展示和交流研讨的形式,与到会专家分享了幼儿园关于衔接课程的做法与思考。
  邓晓琴老师执教大班语言活动《我家是动物园》,从大班孩子的身心发展需求出发,以孩子们熟悉的生活场景,激发孩子的兴趣,为幼儿入学前阅读及书写做好准备。杏花岭区第一幼儿园的张俊丽老师从渗入式评价和周期式评价入手,分享交流了幼儿园评价系统行动研究《一日生活皆课程多元评价促成长》。
  武红芹及教研室老师就集体教学活动给出了专业评价并提出,对幼儿的回答保持高度的敏感性;以启发性的问题和创造性的线索诱发幼儿思维的深入;构建留白式空间激发幼儿更多的想法;智慧地处理及时理答与延迟理答的不同价值。
  宋卫华表示,“课程先导、评价贯穿”是幼小、小初衔接的有效举措,作为教师不仅要关注课程实施,更要关注教育评价,尤其要对幼儿的回答保持高度的敏感性,用心聆听,保护每一个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教育评价看得见、摸得着。
  幼小衔接是孩子人生道路上一个小小的台阶,只要孩子内心足够有力量就能够顺利渡过。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保持从容的心态,把握正确的方向,从幼儿终身发展的角度来实施幼小衔接,让衔接更快乐、更自然。
记者 田勇 王美如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