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年05月08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A14]
【关注孤独症】

托“孤”之困:我“走”了,孩子怎么办?

  4月26日下午,在“枫慧·星青年融合烘焙坊”二层,正在学习的孤独症青年昊然(化名),大发脾气。老师被迫中断课程,与昊然母亲一起安抚他的情绪。“枫慧·星青年融合烘焙坊”是我省首家支持孤独症青年就业及实践学习的店铺,今年4月2日正式运营。
  待昊然情绪平复,他的妈妈窦丽芬(化名)走到门外,万般愁绪涌上心头:自己终有老去的一天,未来儿子将何去何从?
  直击灵魂的拷问,萦绕在所有大龄孤独症青年的父母的脑海中,恐怕此生也挥之不去。
满怀憧憬
  今年27岁的昊然,身形健硕。从外表来看,他与其他小伙并无二致。
  1996年,伴随着昊然的呱呱坠地,窦丽芬夫妇完成“人生晋级”。夫妻俩看着满是奶香味的小宝,从未有过的幸福感涌上心头。
  9个月时会叫“妈妈”,1岁时能指认物品……昊然的生长发育轨迹,似乎并未偏离正常的轨道。
  从小,昊然就拥有超强的记忆力,是全家的骄傲。3岁时,他走进妙趣横生的动画世界,仅两个多月,就从屏幕上认识了近300个字。
  辰辰(化名),昊然的同事,今年刚满18岁。这个小伙自幼对书本有着浓厚的兴趣,从1岁开始读书识字。半年后,他对照《三字经》绘本插图,能够一字不差地流利背诵当页内容,这让他的母亲陈香玲(化名)感到无与伦比的幸福与自豪。
  与其他父母一样,这两个孩子的家长都憧憬着儿子长大后的美好生活,更期待他们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幼儿园是人生旅途中的第一站。背负着父母的期望,昊然、辰辰相继踏入幼儿园,开启了新生活。
希望破灭
  希望之门,被无情的命运关闭。
  课堂上,昊然根本坐不住。窦丽芬并未在意,认为孩子长大点就好了。
  进入幼儿园大班后,孩子的举动引起窦丽芬的注意。“课间操时间,别的孩子都在操场做操。唯独我儿子四处游走,显得格格不入。”这一幕,深深刺痛了她的心。
  当时,接诊医生认为,昊然智力发育可能迟缓。
  偶然的机会,窦丽芬从杂志上翻到一篇有关孤独症的报道。读罢文章,窦丽芬如梦初醒,感到儿子可能是“星星的孩子”。
  陈香玲首次听到“孤独症”一词是在一场讲座上。回来后,上网查询相关内容,发现儿子不少行为与孤独症表现吻合,那一刻,宛如一盆冷水当头浇下。
  窦丽芬夫妇、陈香玲夫妇带着孩子,辗转求医。诊断结果,彻底击碎了这两个家庭的“成才梦”。孤独症患者,兴趣狭窄、行为方式刻板。有些患者还具备某一方面的特长,如记忆力好。
  熬过痛苦纠结,生活还得继续。和许多孤独症孩子一样,昊然、辰辰走进特殊教育学校,进行为期9年的学习。
重归家庭
  9年,弹指一挥间。从特殊教育学校毕业后,昊然、辰辰很难融入社会,更无法找到工作,只得回归家庭。这是众多大龄孤独症患者的缩影。
  昊然具备一些生活自理能力,可以洗脸、刷牙、穿衣……然而,他不会根据天气选择合适的衣物。窦丽芬说:“室外寒冷,他很可能穿一件短袖T恤外出。”正因如此,她必须给儿子备好应季衣物。
  为了避免昊然烫伤,每次洗澡,窦丽芬和爱人都事先调好水温。总之,父母得有一方全职照顾孩子。“孩子长期待在家中,自理能力会逐渐退化,还会养成懒惰的恶习。”陈香玲道出了孤独症患者父母们的担忧。她尝试让辰辰做一些家务,如洗碗、切菜等。
  虽有大龄孤独症患者找过工作,但结果却不容乐观。在我省侯马市,孤独症青年小雨(化名),状况良好。过去两年,他在妈妈陪伴下陆续找过两份工作,说好不要工资,只求能够有机会锻炼,却未能如愿。
身心俱疲
  除了照料孩子的日常生活,每个孤独症孩子的父母,都要和孩子的重复刻板行为做艰苦斗争。
  窦丽芬家的床单、被罩,根本不是用烂的,而是洗烂的。“只要床单、被罩稍有点脏,我儿子就要拆下来。我几乎天天洗。”窦丽芬经常提醒孩子别弄脏这些床上用品,并无效果。
  还有让窦丽芬更加难以忍受的事情。众所周知,拖布头经清洗可反复使用。然而,自从学会更换拖布头后,昊然一看到拖布头脏了,就要更换新拖布头。“我和他爸盯过,没用。他即便白天换不掉,也要等晚上我们入睡后坚持把事情办完。”无可奈何的窦丽芬,不得不经常网购可替换拖布头,每次至少10个。
  电影《雨人》让观众看到这部分群体的亲人要付出时间和生活的代价。代价的背后,不只是长期照料孩子的身心俱疲,还有收入的锐减、生活的拮据。《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III》表明,孤独症对家庭的幸福指数破坏性极大,还会让家庭财务状况恶化。
抱团取暖
“养老院嫌他小,孤儿院嫌他大,放精神病院孩子害怕。”电影《海洋天堂》中的这句台词,折射出大龄孤独症患者苦无去处的境遇。
  自1982年孤独症病例进入国人视野,孤独症服务事业已走过41个年头。然而,可为大龄孤独症患者提供服务的机构缺乏,却是不争的事实。严峻的考验让这些父母走上自助、互助的道路,抱团取暖,让大龄孤独症患者“有地方去”。
  孩子学习过程中,窦丽芬、陈香玲结识了很多孤独症孩子的父母,段慧星便是其中一位。
  2019年,在段慧星、窦丽芬、陈香玲等6位家长的共同倡导下,成立了服务大龄孤独症群体的公益服务机构——山西枫慧心智障碍关爱中心。该中心围绕生活能力学习、兴趣爱好培养、体育锻炼、技能学习、社会实践等方面,为孤独症青年提供学习和实践锻炼机会。
  今年4月2日,由段慧星等人创办的“枫慧·星青年融合烘焙坊”开始运营,标志着山西孤独症青年辅助性就业项目“星星家庭创业路”正式启动。
积极探索
  在“枫慧·星青年融合烘焙坊”,段慧星的儿子阳阳(化名)与昊然、辰辰等数位孤独症青年身着工作服,戴上口罩、头套,忙前忙后。不久,一块块曲奇饼干新鲜出炉,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每一天工作结束,他们都可以领到“工资”。段慧星说:“我们不仅要让孩子们懂得劳动创造价值、劳动能够换得收入的道理,还要引导他们花钱,让他们用自己的收入获取想要的物质,从而提升生存能力。”
  在段慧星看来,孤独症患者只是一群存在障碍的普通人。她表示,在“枫慧·星青年融合烘焙坊”的支持下,这些患者通过劳动,创造价值,不再是“家庭和社会的累赘”,而享有生命应有的尊严。
  距“枫慧·星青年融合烘焙坊”30多公里之外,还有我省首家公建民营的公益性服务机构——阳曲县残疾人康复中心。去年9月1日,这家机构正式运营。在这里,大龄孤独症患者可以学习、生活、接受技能培训以及享受托养服务。
  该中心负责人范世禄表示,中心的开办,可以让这些患者的家长有喘息的机会,静下心来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路在何方
  “枫慧·星青年融合烘焙坊”的创办,对段慧星等发起人而言,资金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门槛。去年,她们多方奔走,筹措到一笔资金,让店铺起步。但“明年的运营费用,目前尚无着落”。
  为了让机构“活”下去,段慧星从店铺开业之初,就建立起对外销售机制,期待能够自我“造血”。就目前而言,通过“造血”解决资金压力,无异于杯水车薪。
  支持孤独症青年融入社会,需要一个稳定而长期的项目支持,人力、财力、物力缺一不可。
  对于障碍程度严重的孤独症患者,托养是必经之路。“托养,已是阳曲县残疾人康复中心的目标之一。最理想的目标是,我中心服务孤独症患者的整个生命周期。”范世禄介绍,当前已有39名12岁以上孤独症患者入托该中心。
  目前,该中心按照2580元/月·人的标准收费。范世禄表示,为了减轻家庭负担,该中心正在通过各种渠道争取社会赞助,让孩子获得的支持更长久一些。今年,省政府将“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范围由0—6岁扩面到0—15岁”列为民生实事。15岁以上的孤独症患者,尚不能全额享受救助。
  孤独症是终身性疾病。随着父母衰老、家庭经济无力再投入,大龄孤独症患者的教育、托养经费来源成为问题。
  “孩子终归会脱离父母的庇护,独自面对这个世界。那时,孩子要怎么办呢?谁愿意接替我们照顾他?”这几乎是所有大龄孤独症青年的家长的终极焦虑。
  现在,融合烘焙坊、托养中心、慈善信托等安置模式的相继出现,给充满焦虑的孤独症青年的家长带来一丝希望。尽管力量微弱,但让孩子暂时有了落脚之处,家长有了喘息思考的机会,也给政府、社会提供了一些思路。
记者 梁耀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