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年04月26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A16]
全国优秀法官杨学武:

用善意传递律法关怀 让群众感受司法温情

  记者毛应厚王泽锋 特约记者温绍斌

杨学武
  中共党员,大同人,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2004年大学毕业后到介休市人民法院工作,2006年通过国家司法考试,获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他曾连续十多年被评为介休法院“办案能手”,被介休市委记个人三等功二次、嘉奖四次;被晋中中院五次表彰为“调解能手”并荣记个人三等功二次;被省高院荣记个人二等功一次;2022年被省人社厅、省高院表彰为“山西省优秀法官”。 今年年初,被最高法院授予 “全国优秀法官”荣誉称号。
  杨学武于2004年从山西医科大学毕业后,来到介休法院成为鉴定中心的一名法医。随着时间推移,杨学武的职业理想逐渐明晰:他要早日成为一名能亲自办案,能用法治之光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法官。于是,他利用业余时间坚持自学两年多,2006年通过了司法考试,2012年他身披法袍开启了法官生涯。十几年来,杨学武累计办结2000多起案件,无一件引发信访、投诉。
案件办理中要彰显司法权威
  和为民服务的温度
  经过近二十年的成长感悟,杨学武认为,做一名合格的法官,要常怀善良之心,设身处地权衡原被告双方利益,让当事人感受到司法的温度,这样才能达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2014年,杨学武被任命为义棠法庭庭长,刚上任就遇到一桩“难缠”案。一位65岁的老人经常坐在法庭办公场所哭闹,当时,老人谁的话也听不进去,来来回回就说着一句话:“政府让我找法院,我啥也不懂,就要钱。”
  原来在老人承包的地里,村委会出面出租给孝义某公司安装了三台大型变压器,还埋设了高压电缆和电杆。老人认为土地租赁费用太低,多次到村委、乡政府讨要说法无果,最后又找到法庭来了。
  连续十多天,只要老人一来,杨学武就放下手头工作,耐着性子和老人聊天,从吃住冷暖到儿女家事。善意的关怀总会被感知,老人终于不再来哭闹,同意通过诉讼解决问题。
  法庭依法支持了老人的诉求,老人却还要上诉,原来她的目的只是想要更多的钱;孝义某公司也要上诉,因为拆除设备需要支付上千万元的费用。本案中,判决下达意味着已经结案,但双方的真正诉求都没有实现,不仅可能形成信访隐患,也不利于基层安定。在得知双方都要上诉后,杨学武主动把双方当事人叫来,继续做调解工作,最终促使原被告双方达成了执行和解,矛盾得以彻底化解。
  办案中,杨学武和同事们经常遇到,如何真正解开群众心结,化解矛盾?如何在案件办理中彰显司法的权威和为民服务的温度?这是杨学武上任法庭庭长后一直思考的问题。
胸怀一颗同理之心以诚相待每位当事人
  2021年,杨学武接收了一件因继承引发的家庭纠纷执行异议案,该案的原、被告双方积怨较深。
  如果只为结案,作为承办法官可以只作书面审查,依法下达一纸裁定就行。但是作为一名长期在一线工作的民事法官,杨学武深知,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也是矛盾和纠纷的频发之地。
  杨学武没有就案办案、机械办案,而是反复查问题、找症结,认真研究案件基本事实和涉及的法律关系,并几次进行现场勘查,与街坊邻居交流,与原被告及双方子女沟通,让双方当事人感受到法官切实想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诚心以及对他们的尊重。在一次次拉家常似的聊天中,困扰案件的结被环环解开,最终双方达成和解,解决了多年的“心病”。“作为一名司法工作者,一点疏漏和懈怠对当事人来说都是一场令人难以接受的灾难。”杨学武经常告诫自己,要想当一名合格的法官,就要常怀同理之心,以诚相待、取信于民,才能与当事人进行有效沟通,才能为真正的案结事了打下坚固的基础。
爱岗敬业创新创优恪尽职守倾心奉献
  晋中市开展道交一体化改革以来,介休法院党组委派杨学武组建道交专职审判团队,负责开展道路交通事故案件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工作。
  杨学武和他的团队经过不断的实践摸索,在保险行业纠纷调解委员会的积极配合下,终于建立起一套符合当地司法实际的“道交纠纷案件全流程处理体系”。
  在道交案件审理中,杨学武逐渐发现,在人身伤害类案件中,存在“黄牛”低价购买事故的情况;车损类案件中,存在汽车修理厂或者汽车租赁公司参与车险理赔,攫取不当利益的情况。这极大地损害了事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甚至损害国家利益。针对这些情况,杨学武组织团队成员,向当事人宣传“黄牛”代理案件的危害,鼓励他们向相关部门举报,在车损案件中推行“阳光拆检”等措施,有效切断“人伤黄牛”及“车损黄牛”利益链条。介休法院道交案件收案量特别是车损涉案数量明显减少,基本杜绝了虚假诉讼及骗保行为,当地保险理赔的市场秩序得到了有效规范。
  介休法院该项工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名不见经传到成为晋中名片的转变,里面倾注了道交审判团队无数的心血。可就在这时,一个噩耗传来,杨学武的父亲发现了膀胱癌。多年来,其父跟随杨学武从大同来到介休,一直在饭店打工补贴家用。刚刚60岁,怎么会患上绝症了?父亲住院那段时间,杨学武每周五下班后,无论多晚,都会坐最后一趟动车赶往太原的医院,多陪伴父亲,弥补自己的“不孝”。父亲在患病不到半年后与世长辞,这成了杨学武心中永远的痛。
心底无私行使审判权才能做到对当事人负责
  成为法院一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后,杨学武主动参加上级组织的警示教育活动,进一步接受了心灵的洗礼,更加强化了自己的道德底线和“职业红线”。
  杨学武认为,作为一名法官,要始终用如履薄冰的心态对待所承办的每一起案件,每一起案件都是别人的人生大事,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必须心底无私、坦坦荡荡行使手中的审判权力,才能真正做到对案件负责,对当事人负责。
  2021年国庆期间,山西中部一场三十年不遇的暴雨把介休汾河沿线村镇几乎淹没,杨学武所在的义棠法庭也未能幸免。10月5日夜,他得知附近的汾河水已涨过两岸,淹过路面,想到法庭在低洼处,办公室的案卷若被浸泡,损失无可挽回,杨学武心急如焚。他立即召集法庭全体人员赶赴现场,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奋战,刚把一楼的案卷物资搬上二楼,洪水就涌进了一层地面,杨学武和同事们一直熬到第二天洪水退去,才带着案卷物资回到法院。“从一个农民的儿子考上大学,成长为一名人民法官,还获得全国优秀法官的殊荣,离不开组织的培养、领导的信任和同志们的帮助。同时,也是民风淳朴和善良宽容的‘三贤故里’这块热土滋养了我,我已经融入其中。”杨学武说,“一路走来,我要自信地说,因为善良,我们才能头顶国徽、手执法槌,无愧于法官的光荣称呼;因为善良,我们才能光明正大、坦坦荡荡,无愧于自己的人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