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年04月17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A9]

你给孩子检测过血脂吗?

  近日,《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以下简称《指南》)发布,这是在旧版《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基础上,时隔7年后的第一次重要调整。与旧版相比,新版《指南》增加和修订了很多内容,特别是明确血脂检测应列入小学、初中和高中体检的常规项目。
  血脂异常对人体有哪些损害?学生血脂检测有必要吗?我国血脂异常现状如何?肥胖就等于血脂高吗?哪些习惯容易引起孩子血脂高?

6岁“大胃王”食欲减退竟是高脂血症所致
  童童(化名)从小食欲就特别好,虽然才6岁,但体重已达到了40公斤。
  近一个月来,一向被称为“大胃王”的童童胃口却明显没有以前好了,看见好吃的东西还想吐,爷爷奶奶赶紧带他到医院就诊。
  B超检查发现,童童存在脂肪肝的症状。进一步血液检查发现,童童的甘油三酯超标,童童被确诊患上了“高脂血症”。“这不是中老年人才会得的病吗?”对于这一诊断结果,童童的爷爷奶奶有些不解。
  医生解释,童童的高脂血症主要是肥胖引起的。这是因为童童爱暴饮暴食,不爱运动,一天能吃好几顿,而且量大肉多,又对各种油炸食品、街边小吃、碳酸饮料情有独钟,几乎不吃蔬菜,再加上几乎不运动,导致童童的体重一直飙升。
  脂肪肝产生的原因是高甘油三酯血症,体内的血脂尤其是甘油三酯过高,会在肝脏中沉积,使肝脏中的脂肪含量升高。如果儿童有肥胖的情况,体内过多的甘油三酯也会在肝脏中沉积,从而形成脂肪肝,所以儿童也会得脂肪肝。

3年体重“狂飙”20公斤男童患上代谢综合征
  12岁男孩欣欣(化名)爱吃高热量、油炸类或肉类食物,喜欢奶油类甜食,平日缺乏体育活动,身体耐力不足,坐的时间又过长,长期恶性循环之下,近3年来,他的体重增加了20公斤。
  一年前,欣欣被诊断为“非酒精性脂肪肝”。
  3个月前,欣欣接受了糖耐量试验、血脂全套、肝脏超声等全面评估。评估结果显示,他存在肥胖、糖耐量异常和血脂异常等问题,被诊断为代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是一组包含了多项代谢指标异常的综合征,并促进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其在儿童中的发生率随着超重和肥胖的增多也不断升高。
  医生为欣欣制定了详细的饮食、运动方案。坚持了3个月后,欣欣成功减重15公斤,复查空腹血糖、胰岛素、肝转氨酶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均降至正常范围。
  青少年的高脂血症主要继发于肥胖,绝大多数不需要特殊降脂药物治疗,只要通过合理的饮食、运动方案控制体重,高脂血症等代谢紊乱问题也可以随之纠正。

血脂高≠肥胖5岁孩子看着瘦血脂却偏高
  高血脂的形成是多种因素长时间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遗传、饮食、年龄、运动、吸烟和其他疾病等,肥胖只是其中一个因素。实际上,比较瘦的人也会出现血脂异常。5岁的麟麟(化名)身高115厘米,体重42斤,家人一直觉得孩子有些瘦,害怕发育不良带到医院检查。
  血液检查结果显示,孩子血脂偏高。这个答案让麟麟的家长始料未及,“孩子那么瘦怎么可能血脂高?”
  经进一步检查,医生发现麟麟内脏脂肪偏高,而血脂高与内脏脂肪高之间有密切联系,孩子虽然看上去瘦,但日常的饮食习惯多为高脂饮食,而且不爱喝水爱喝饮料,这些都是造成血脂偏高和内脏脂肪偏高的原因。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有了这些变化
1
血脂常规项目检测增加哪些内容?
  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增加:载脂蛋白AI、载脂蛋白B、脂蛋白作为血脂常规检测项目。
2
血脂筛查的频率有没有改变?
  1.40岁以下成年人每2—5年进行一次血脂检测。
  2.40岁及以上成年人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至少包含一次脂蛋白检测。
  3.血脂检测应列入小学、初中和高中体检的常规项目。
  4.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先证者的一级和二级亲属均应进行血脂筛查。
3
新增了哪些重点人群?
  1.有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病史。
  2.存在多项ASCVD危险因素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等。
  3.有早发家族史者,指男性一级直系亲属在55岁前或女性一级直系亲属在65岁前患ASCVD,或有家族性高脂血症患者。
  4.皮肤或肌腱黄色瘤及跟腱增厚者。
注:ASCVD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4
新增了儿童血脂检查
  1.一级或二级亲属中的65岁以下女性或55岁以下男性有心肌梗死、心绞痛、脑卒中、冠状动脉搭桥术、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猝死病死的。
  2.父母总胆固醇≥6.2mmol/L,或有已知的脂质异常病史。
  3.有皮肤黄瘤或腱黄瘤或脂性角膜弓。
  4.有糖尿病、高血压、肥胖(2—8岁)或超重(12—16岁)、有吸烟行为。
  此外,怀疑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人,应进行血脂异常基因筛查。
5
提出“超高危”概念
  将发生过≥2次严重ASCVD事件或发生过1次严重ASCVD事件且合并≥高危险因素的患者分类为“超高危”群组。
  更严格的控制目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1.4且较极限降低幅度>50%。
  此外,还调整了不同风险人群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目标值。

儿童血脂检测很有必要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中的数据显示,我国血脂异常人口有2亿,高血脂患者1亿。
  在不少人眼中,血脂异常属于“成人病”“老年病”,与孩子们的关系不大。但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近10年来这一疾病在儿童、青少年中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指南》指出,由于膳食模式转变、身体活动减少以及不良生活方式,我国儿童、青少年脂质异常血症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检出率为20.3%—28.5%。,血脂,是一个需要终身管理的指标,这是新旧版最重要的一个理念调整。
  血脂高会导致冠心病,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不仅会“伤心”“伤脑”“伤肝”,还会影响肌腱、眼睛,所以,儿童血脂检测很有必要。

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血脂
  血脂检查经常是四个项目: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这个指标。它是血液中的“坏胆固醇”,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过高,会增加血管产生大量斑块,甚至诱发心梗、脑梗,对身体健康的危险指数很高。
  甘油三酯的升高,与饮食热量密切相关,比如过多摄入油炸食物、过多摄入淀粉量高、热量高的食物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与饮食有部分关系。
  如果想让甘油三酯,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合理范围内,需要少吃动物内脏、鸡蛋黄等高蛋白、高热量食物,戒烟戒酒,还可以通过有氧运动来降血脂。
  如果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胆指标在4.1—4.9,特别是年龄超过40岁,那就需要通过吃药来降低血脂。专家表示,如果不降血脂治疗,在未来10年内,大约有10%的人会患有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

科学降血脂要这样做
  一定要戒烟、避免二手烟:完全戒烟和有效避免吸入二手烟,有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并升高“好胆固醇”的水平。
  每周至少3次运动:每周进行15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运动,比如慢跑、健走、骑自行车等,每次最好可以持续30分钟。本身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人群遵医嘱进行运动。
  少吃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合理膳食对血脂影响较大。油脂摄入总量每人每日在20克—25克。,要注意限制饱和脂肪酸及反式脂肪的摄入。
  食物胆固醇摄入控制在300毫克内:对于血脂高危人群和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应特别强调减少膳食胆固醇的摄入,争取把每天膳食胆固醇的摄入量控制在300毫克以内。
  300毫克大体相当于一颗鸡蛋的量。
  每天23点前规律入睡:建议每天固定在23点前入睡。长期熬夜会导致睡眠不足,内分泌异常,从而诱发脂代谢紊乱等一系列问题。睡眠对保持血脂健康非常重要。
  控制好体重:“管住嘴,迈开腿”,维持健康体重(BMI在20.0-23.9kg/m2)有利于血脂控制;同时,建议腰围控制在男性<85厘米、女性<80厘米。
  此外,日常生活中,要多吃果蔬全谷物,减少饮酒,学会给自己减压,遵医嘱用药。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