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个体辅导案例报告
■摘要:心理健康是教育中的重中之重,以人为本是教育中的重心。
■关键词:心理健康辅导员 青春期 抑郁
■一般资料:
张思,女,11周岁,父母离异后由父亲抚养,但是其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无暇顾及她的学习与生活,关心甚少,目前居住于爷爷奶奶家。我是张思的邻居。
■主要表现和求助学生个体陈述:
8月13日,张思奶奶跑到我家,说张思最近几天行为异常,主要表现为日常面带怒色,奶奶让张思帮忙穿一下针线,也显得不耐烦,并且嘴里骂骂咧咧……
我隐约察觉到了张思的心理状态存在一些问题,决定上门走访。通过我的耐心引导,张思告诉我,她之前是在上海读的小学,成绩十分不错,但是父母经常吵架最后离婚。在一次回老家的路途中又目睹了母亲车祸瘫痪的过程。从此之后,张思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再也看不到脸上的笑容,上海的学校将其劝退,回老家上学。
■观察和他人反映:
我通过每天去张思奶奶家唠嗑的方式了解到,张思是一个留守儿童。第一天,我去她奶奶家的时候,她比较冷漠,没有打招呼,见到我就立刻躲到了卧室。第二天,发现她去同学家写作业不是忘记了带笔,就是忘记了带作业本,整个人麻木、木讷。对于老师在班级群里布置的任务也经常拖拉,甚至不交,干什么事情都不紧不慢。
■问题评估:
通过观察、家访、交谈,我发现她身上的这些心理问题主要来源于父母离异,目睹母亲车祸。父亲无暇顾及张思的生活,没有及时对张思遇到的问题表示关心,没有给足张思安全感,导致张思父爱母爱缺失。
张思带有轻微的抑郁症, 其情绪起伏不定,无故疲劳,感到生活无意义,长期心情低落,心理健康状况严重地偏离了正常水平。
■个体辅导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评估和诊断,我和张思奶奶协商,确定了如下目标:(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与张思建立平等良好的咨询关系,使张思能够认识到她对自身问题的过分关注以及由此产生的逃避行为,纠正错误观念;在学习生活中,做出新的有效行动,改善不良的生活、学习状态;掌握调控情绪的方法,改善低落心境,缓解抑郁情绪。(2)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增强张思的自我认知,完善其个性,使其获得自我成长技巧,增强其情绪调控和社会(人际)适应能力。
■个体辅导方案的制定:
认知心理学认为,认知是情绪和行为反应的中介,引起人们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原因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人们对事件的解释;负性认知和情绪、行为互相加强,形成恶性循环,是情绪和行为障碍迁延不愈的重要原因。本案例主要借鉴田金平(2005)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和桑青松(2001)对非智力因素造成学业不良学生的学习心理辅导,采用认知治疗,协助来访者找出这些负性想法和假设,以及其中的逻辑错误,使其明朗化、意识化,并同时辅以人际关系以及行为治疗(音乐治疗和放松训练等可操作性强的方法)。
■个体辅导过程:
第一阶段:询问了张思的基本状况,了解了其成长环境,并和张思建立良好的沟通。
第二阶段:诱导其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明确其心理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治疗方案。
第三阶段:带张思去周边的游乐园玩,并且私下和张思父亲沟通,让张思父亲明确父爱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引导其常回家看看张思,送张思一些小礼物,多陪张思聊聊天。通过这些,张思逐渐地愿意与周围人接触,对生活也有了信心,缓解了其日常不耐烦和愤怒情绪。
第四阶段:针对她睡眠和上课注意力集中困难的问题,我开始借鉴傅文弟(2001)和林瑛、安翠(2018)的方法,使用音乐治疗、放松训练、想象训练以及三者结合的方法对张思进行辅导。这个方法简单实用,她一直坚持练习,事实证明效果很好,同时也促进了她的学习效率。
四个阶段之后,我们顺利结束了这次咨询。整个咨询过程中,我都很注意运用鼓励、支持等方法,着重消除张思的顾虑,提高张思的行动能力和自信心。在鼓励、支持之下,张思开始体验内心资源的丰盛以及为自己做选择的力量,挑战自我局限并将计划付诸行动。
■个体辅导效果评估:
咨询结束后,张思有了稳定的情绪。面对困难,也会用辅导过程中用到的方法来帮助自己平复心情,自我感觉情绪起伏较少,能将大部分经历投入学习,睡眠质量有所好转,人际关系趋于平和稳定,与父亲保持一定的沟通,信心倍增,各方面状态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