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兴县碧村遗址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这里可能是一个史前时代“古国”
小规模发掘收获颇丰
碧村遗址位于山西省吕梁市兴县高家村镇碧村村北,地处黄河与蔚汾河交汇处,是进出黄河的重要关口之一。它的发现,缘起一次考察。
2014年6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前身)研究人员在陕西石峁遗址考察出土玉器时,得知兴县也有类似玉器出土。
按照线索,这些研究人员前往兴县碧村小玉梁展开初步调查,发现了大量积石堆积和盗洞。他们向山西省文物局汇报情况后,成立了课题组。
2014年9月,研究人员对碧村遗址进行了系统调查,初步确认了碧村遗址南、北、西分别以蔚汾河、猫儿沟、黄河为天然屏障,仅在遗址东部的城墙圪垛边缘砌筑了一道城墙。而小玉梁则是该遗址一个核心区域,在小玉梁台地顶部暴露有大型石砌房址,以往还出土有不少玉、石器。
为从更大范围内了解碧村遗址的相关情况,2014年10月至11月研究人员对碧村遗址所在蔚汾河流域开展了调查,发现史前遗址12处,以仰韶中期、龙山时期为主。
2015年4月,在调查基础上,考古工作者对碧村遗址重点区域小玉梁进行了全面勘探,确认了地下遗迹分布状况。在对该区域的钻探中,他们发现有连续分布的积石及白灰面。结合暴露的盗洞观察,他们认为这些遗存可能是白灰地面的石砌排房。与此同时,他们在城墙圪垛上也发现了石墙的线索。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5年5月至7月,考古工作者分别对小玉梁和城墙圪垛上的重要遗迹进行了小规模发掘。
此次发掘,收获颇丰:在小玉梁台地上共清理龙山时期房址2座,灰坑13座;一段石砌护坡性质的墙体及一处墩台;在城墙圪垛台地清理了一段宽约3米的龙山时期石砌城墙。也就是说,他们找到了遗址核心建筑区及城墙之所在。此后,在“考古中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五)”等课题支持下,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吕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开展了遗址全面考古工作和多学科探索。
这是一处大型石城聚落
经全方位发掘,考古工作者发现,位于遗址中部的小玉梁是聚落核心区。小玉梁的四周砌筑护墙,护墙内面积达3700平方米。
在小玉梁,考古工作者最大的收获是发现此处统一以255°为方向且按中心轴线进行整体布局,修建了一批以连间房址为中心的石砌建筑群,包括中心连间房址、护墙及其他配套功能性房址。
中心房址坐东朝西,共五间,位于台顶偏东部,占地面积超过400平方米,属于一组殿堂式建筑,以中间面积最大的F2为核心,依次向西缩进式排列。
房址石墙建造统一而有序,多为长石砂岩错缝平砌,石块之间以砂质黏土坐浆,个别墙体采用砾石垒砌;立面均较规整,转角方正,互不咬合。其中,F2保存较为完整,是目前所见同时期规模最大的石砌房址。考古工作者在F2白灰面之下,还发现早期的白灰地面,表明该房址存在二次改造利用的情况。
通过考证,建筑群主体所处年代相当于龙山时代晚期及二里头时代早期,绝对年代为公元前2200年至公元前1700年。
考古工作者研究发现,碧村遗址呈现出从入黄河口处不断向东部主梁发展的趋势,但聚落核心始终是处于遗址中部的小玉梁地点。碧村遗址项目负责人张光辉表示,小玉梁的石构建筑群是了解石城核心区建筑布局的重要参考。
在龙山晚期之初(公元前2200年),先民们在小玉梁地点兴建了一批南向房址及带墩台的多道门址。
到了公元前2100年,随着小玉梁南向房址调整为西向的带围墙建筑,先民们在距此约1公里的东部建造了外城墙及东城门。该聚落也进入鼎盛时期,成为具有内外双重城垣,面积达75万平方米的大型石城聚落。
处处设防的史前城门
如今,在遗址的东部,高耸着一座平台,那便是城墙圪垛,属于外城墙及门址所在。这段城墙呈南北向,现存长度接近300米,宽2.4米,残高1.2米。
其门址位于东城墙中北部,南北跨度约74米,东西进深48米,由东、南、北三个石包土芯大墩台呈“品”字形排列围合而成,包括南北门塾、夹道、内外两重“瓮城”等部分,组成其曲尺形的微循环。通关进城时,外来人员需先绕过南北门塾及半圆形墩台外侧夹道后,进入第一重类似“瓮城”的封闭空间,迂回前行,经过两道“瓮城”后,方可抵达城内。
张光辉介绍,碧村遗址东门址因具有双瓮城结构而成为目前所见新石器时代布局最为规整、结构最为严密的一座门址,也是目前发现史前时期保存较为完整、结构最为严密、形制最为规整的一套门址系统,为复原龙山时代城门结构提供了重要参考。
尤为重要的是,城址层层设卡、处处把关、谨慎布防的结构,彰显了浓厚防御色彩,展现了特殊的战略支点作用,这为解读晋陕黄河两岸地区的政治结构和文明形态提供了关键材料。
就在同一时期,地处黄河西岸,距碧村遗址仅51公里的石峁古国也是盛极一时。通过研究两地的城址规划、建造方式及其日常生活用品,考古工作者认为两者有着密切的交往和联系。
碧村遗址和石峁遗址所处的龙山晚期是“天下万国”时代。《左传·哀公七年》记载:“禹合诸侯於涂山,执玉帛者万国。”这一记载,表明当时古国甚多。从规模、等级、内涵来看,碧村已具备古国之态。
碧村处于河套石城文化圈的东部前沿地带,是控扼东西交通的重要支点。张光辉表示,这一情况与其严密的城防设施高度吻合。因此,碧村既可以作为石峁与东方交流的重要枢纽,也可以成为其在黄河东岸的一道屏障。他说:“用‘唇齿相依的盟友’形容两者的关系可能更为妥当。”
正因碧村遗址占据河套石城文化圈向中原过渡的前沿要地,从而成为“揭示天下万国时代北方与中原之间文化交融,展现以中原为中心的中华多元一体文明形成轨迹重要窗口”。
记者 梁耀华